憂鬱症藥物應該吃多久才能停?

常見到憂鬱症病人第二次看診拿兩星期藥後,隔了一個月才回來看診。為什麼?因為吃了三星期藥物後(第一次通常開一星期),病人覺得有改善了,就自行停藥,結果狀況變糟,才又回來看診。

憂鬱症藥物該吃多久?什麼時候可以停藥?是病人最焦慮的問題之一。大部分病人都會擔心:「醫生,吃藥會不會傷肝、傷腎?」在非專業的親友團或網路流言的誤傳下,製造了病人對藥物莫名的恐懼。但太快停藥,之後復發,對病人反而造成更大傷害。

病人常說:「我吃藥好了幾天,不吃藥就變糟糕,這藥會上癮」。事實上,憂鬱症藥物很難得會有「上癮」的問題。但憂鬱症藥效發揮要一段時間(一部份是因為要透過神經滋長因子來修復大腦 ),病情持續多久跟病人身邊的壓力也有關。如果壓力很大、吃藥時間太短,當然一停藥就復發了。有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一旦減藥大多數都會很快復發,但我們不會說「我依賴糖尿病藥物了」。憂鬱症藥物也不可能吃三天就好。

我 會建議病人,服用憂鬱症藥物的療程是「三到六個月」。服用三個月若覺得好很多,之後三個月逐漸減藥。為什麼是三個月?台灣本土研究指出,憂鬱症病人服藥未 滿90天,之後快速復發的比例接近35%。如果穩定服藥超過三個月,快速復發的比例剩下5%。國外研究多數建議要連續服藥4-9個月,確定症狀穩定後再逐 漸調降劑量。

有些病人第一次服用憂鬱症藥物時,會出現噁心、想吐、頭暈、煩躁之類的副作用,從此害怕這些藥物。但每個人的體質本來就不一 樣,對藥物反應也不同。大多數憂鬱症藥物有「血清素」的作用,大約有5-10%的人體質上對血清素藥物就是不適應。有些人因此擔心憂鬱症藥物會傷身,其實 藥物代謝掉就沒事了。特殊體質的病人,還是可以嘗試其他血清素作用不強的憂鬱症藥物,也許藥效較慢,但持續服用數個月,多半還是可以帶來明顯改善。

但 另一個要思考的是:「我是長期、慢性化的重度憂鬱病人嗎?」有些人在20-30歲時並未出現憂鬱症狀,是因為遭遇重大事故、感情變化或親人死亡才陷入憂鬱 症,有可能在短期治療後就痊癒。如果是第一次遭遇憂鬱症,可以在服藥三個月且症狀穩定後,在醫師協助下嘗試自行減藥。但如果已反覆發作、或每次發作的嚴重 程度令人擔憂,就可能帶有「體質性」的憂鬱症,不宜太快停藥。

有些人可以很努力地靠自己的意志力、盡量不靠藥物,克服憂鬱症的困擾。不 過,每個人的條件不同,有些人受限於工作、家庭,連找時間做運動都很困難。若動不動就跟病人說:「你不要去想就好啦」、「你想那麼多幹嘛」、「要靠自 己!」,可能會帶給病人更大的傷害。憂鬱症病人的痛苦,一般人難以體會。當你的親友陷入重度憂鬱時,你反而應該說服他不要害怕藥物,勇敢面對藥物副作用, 給醫師時間調整藥物,才能盡快復原。

(附註:就如「神奇百憂解」書裡所說,憂鬱症藥物對於看起來健康,但「過度敏感」、或對某些事情強迫性地不斷回想的人,有時也會有幫助。一旦停藥,有可能這種過度敏感或不斷回想的症狀過不久又會出現。倘若如此,可考慮試著使用較低劑量一段時間)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附註一:本文牽涉到許多憂鬱症相關概念,來自作者累積多年數萬病人臨床經驗與上千篇文獻閱讀,底下列出重要值得參考的「教科書等級」學術書與重要文獻及專業醫學網站連結:
  1.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Springer)
  2. Brain, Behavior and Epigenetics (Springer)
  3. Stress, and Allostasis-Induced Brain Plasticity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4.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Springer)
  5. Healing the angry brain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6. Introduction to Psychoneuroimmunology (Elsevier)
  7. Impulsivity, The Behavioral and Neurological Science of Discounting (APA)
  8.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9. DSM-IV-TR (APA)
  10. DSM-IV-TR in Action (Wiley)
  11.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Disabling and Dangerous (MedScape)
  12. Antidepressant Use Rising, Especially in Women (MedScape)
  13. Brain Inflammation Tied to Depression, Suicidal Thoughts (MedScape)
  14. Brain Imaging Reveals the Impact of Untreated Depression (MedScape)
  15. Mediterranean Diet May Keep Late-Life Depression at Bay (MedScape)
  16. ‘Small Dose’ Exercise Guards Against Depression (MedScape)
  17. Moderate Fish Consumption May Reduce Depression Risk (MedScape)
  18. Sunshine Directly Influences Suicide Incidence (MedScape)
  19. Association of Vitamin D Levels with Incident Depression among a General Cardiovascular Population (MedScape)
  20. Managing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MedScape)
附註二:這篇文章數度提到憂鬱症藥物,基於醫療專業應有的平衡報導,在此提醒您,藥物治療是健保醫療的選項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模式。有許多病人服藥後因為成效不錯,定期回診,我們醫師持續看到的,自然是這些對藥物反應好的病人。但也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不佳、有些病人服藥後因為副作用不回診。藥物不可能完美,只是選項之一,也有人靠高密度的運動改善憂鬱症。這是面對藥物時,醫療人員應帶給病人的思考面向。
本篇發表於 憂鬱症。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