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得心臟病的D型人格(聯合報)

D型人格在國外已經是熱門話題,但在台灣網路上能查到的資訊還不多。我來拋磚引玉一下,這值得媒體深入專題報導。

D型人格全名是distressed personality,兩大特徵是長期的負面情緒與社交壓抑,中文不易忠實翻譯,不如簡稱D型人格。D型人格個案常心情不好、煩躁、悲觀、擔心、發牢騷,心情抑鬱持續兩年以上(通常是一輩子的個性),但不一定會像重度憂鬱症患者一樣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工作。D型人格個性退縮,很難自然而然地發動一般性的社交、對話,會傾向跟不太熟的人保持距離。

D型人格並不是精神科常講的「A、B、C型人格疾患」。這跟媒體常說的「A型人格」類似,是人格特質的一種,普遍存在於許多人身上,不算「疾病」。這幾年會引起注意,是因為可以排滿一整桌的研究發現,D型人格跟許多嚴重的心臟疾病高度相關。

D型人格的人,得到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的機率是一般人的4-8倍。得到癌症的機率是7倍。高血壓的病人,有相當高比率是D型人格。如果D型人格者同時有「心律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減少的問題,日後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達63%,一般人是6%。

這風險可以避免或減少嗎?D型人格的人要怎樣才能延遲死於心臟病?目前還沒有決定性的研究出現。無法確認的是:D型人格是否是心臟病的病因之一,還是說有另一個未知數(如基因學,或表觀基因學,epigenetics帶來的變異)造成D型人格與心臟病同時出現。

不過,既然研究反覆證實D型人格與心臟病的相關性,而心臟病有可能讓我們的生命大幅縮短,提醒D型人格的人注意心血管問題,或建議接受心理治療改善社交敏感、朝向正面思考,或許有機會延長壽命。D型人格得到憂鬱、焦慮與創傷症候群的機率也比其他人高,如果發現精神症狀變嚴重,就得考慮看精神科醫師。有研究顯示,降低負面情緒,可以減少D型人格的罹病率。

如果你親近、關心的人有D型人格,他會需要你加倍地關照他的健康問題,因為D型人格會更容易排斥醫療、抗拒檢查、不遵從醫囑,不管是看心臟科還是精神科。也或許,我們會需要類似董氏基金會的組織,取得合法授權,散佈D型人格的自評量表,讓更多人能警覺到問題存在。D型人格者可提早接受「心律變異」檢查,一旦發現異常,就要儘快展開對抗心臟病的長期計畫了。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附註一:本文牽涉到許多自律神經失調相關概念,來自作者累積多年數萬病人臨床經驗與上百篇文獻閱讀,底下列出重要值得參考的學術書與重要文獻及專業醫學網站連結:
  1.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Springer)
  2. Stress, and Allostasis-Induced Brain Plasticity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3.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Springer)
  4. Introduction to Psychoneuroimmunology (Elsevier)
  5.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6. DSM-IV-TR (APA)
  7. DSM-IV-TR in Action (Wiley)
  8. Brain Inflammation Tied to Depression, Suicidal Thoughts (MedScape)
  9. ‘Small Dose’ Exercise Guards Against Depression (MedScape)
  10. Exercis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e Evidence (MedScape)
  11. Managing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MedScape)
附註二:這篇文章數度提到藥物,基於醫療專業應有的平衡報導,在此提醒您,藥物治療是健保醫療的選項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模式。有許多病人服藥後因為成效不錯,定期回診,我們醫師持續看到的,自然是這些對藥物反應好的病人。但也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不佳、有些病人服藥後因為副作用不回診。藥物不可能完美,只是選項之一,也有人靠高密度的運動改善症狀。這是面對藥物時,醫療人員應帶給病人的思考面向。
本篇發表於 自律神經失調。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