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的時代(康健雜誌)

隨著越來越多媒體反覆傳播,「自律神經失調」廣為人知,許多病人在看診前,便已懷疑自己有「自律神經失調」。這不是正式的醫學名詞,看起來似乎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怎麼治療呢?

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我診所的病人,有不少看過南部知名的三位自費為主的「自律神經名醫」。三位醫師病人都滿到爆,一個月費用約從1500到3000。但他們的治療模式差異很大。

A醫師的開藥模式,常常是健保標準劑量兩三倍的血清素藥物與安眠藥,以及微量抗精神病藥物。B醫師則是以高劑量的鎮靜劑為主。C醫師是低劑量的抗焦慮、鎮靜藥物,加上高單位的健康食品。

醫學中心裡的醫師病人也是看不完,他們大致上按照健保標準開藥。這四種西醫的開藥模式,都讓許多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覺得自己有改善。這些治療藥物的歧異程度,遠大於糖尿病、高血壓的準則。

或許,合理的解釋是:改善睡眠、降低過度焦慮、以及尋求專業協助傾訴病情(這通常會附帶讓家人、親友更關心自己),才是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所以不論醫師的開藥模式,只要能改善部分症狀,就能提昇病人自我調適的能力,讓病情更快好轉。而每種特殊配方,對某些族群會特別有效,也就成為醫師口碑的來源。

所以,覺得自己有自律神經失調,不一定要看標榜自律神經失調的醫師。有些醫師並不認同「自律神經失調」這套說法,但他們聽完症狀描述後,一樣能對症下藥,給病人正確有效的建議。我自然會推薦先找精神科醫師,但許多神經科、家醫科醫師與中醫師也很有一套。

病人還常問:懷疑自己有自律神經失調,需要做檢測嗎?台灣現在最流行的「自律神經檢查」正式名稱是「心律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簡稱HRV。HRV的重要性最早是由心臟科醫師發現,數值越差,未來罹患或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越高。

有些學者再把HRV的數據做更深入運算後,產生一些數字來推估交感、副交感神經的平衡性。但,從五分鐘的心跳,是否就能了解複雜的自律神經系統?許多醫學研究證實這些數據跟某些疾病、症狀「有相關」,但無法像心電圖清楚定位問題所在。畢竟,自律神經功能牽涉到這專欄過去一年講的免疫、內分泌、表觀遺傳、神經傳導物質、生長因子、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線,變數相當多。

有些醫師會從臨床症狀來判斷與治療自律神經失調,並不相信儀器。有些健檢中心會將自律神經檢測當作篩檢工具,讓看似健康的人評估看看是否需要注意什麼。隨著儀器普及,做過檢測的人越來越多。不過,以實證醫學角度來看,這些檢測數據,現階段當成「參考」、「提醒」就好,醫師臨床判斷的經驗更為重要。

「自律神經失調」的說法,增進台灣病人就醫與改變生活習慣的意願。病人多數也知道,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主要來自長期壓力或生活失序。聚焦在浮出表面的身體症狀,讓病人免於碰觸生命傷痛的困窘,暫緩思考是否應對人生做出重大且帶有痛苦的調整。

不過,「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會成為病人與家屬逃避隱藏的洞穴。有些精神分裂症病人會做檢測、聽醫生說自己「自律神經失調」,藉以除卸病人身分,然後抗拒治療。重度憂鬱、躁鬱、重大創傷症候群、恐慌症、暴食症、強迫症、人格違常病人也往往有自律神經失調,但如果只注意「症」而忽視「病」,有時會讓病情更惡化。

自律神經失調的風行,就像過去盛行在台灣中老年婦女的「腦神經衰弱」,是這時代的表徵,只是自律神經失調又把年齡層往下拉了。去年的年度代表字包括憂、漲、慘、鬱、苦、怨、窮、爛,時運不順的年輕人承受龐大社會壓力,也難怪他們要認為自己是自律神經失調,而憂鬱症有些退流行了。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附註一:本文牽涉到許多自律神經失調相關概念,來自作者累積多年數萬病人臨床經驗與上百篇文獻閱讀,底下列出重要值得參考的學術書與重要文獻及專業醫學網站連結:
  1.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Springer)
  2. Stress, and Allostasis-Induced Brain Plasticity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3.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Springer)
  4. Introduction to Psychoneuroimmunology (Elsevier)
  5.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6. DSM-IV-TR (APA)
  7. DSM-IV-TR in Action (Wiley)
  8. Brain Inflammation Tied to Depression, Suicidal Thoughts (MedScape)
  9. ‘Small Dose’ Exercise Guards Against Depression (MedScape)
  10. Exercis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e Evidence (MedScape)
  11. Managing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MedScape)
附註二:這篇文章數度提到藥物,基於醫療專業應有的平衡報導,在此提醒您,藥物治療是健保醫療的選項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模式。有許多病人服藥後因為成效不錯,定期回診,我們醫師持續看到的,自然是這些對藥物反應好的病人。但也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不佳、有些病人服藥後因為副作用不回診。藥物不可能完美,只是選項之一,也有人靠高密度的運動改善症狀。這是面對藥物時,醫療人員應帶給病人的思考面向。
本篇發表於 自律神經失調。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