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狀會增加冠狀動脈疾病與心因性死亡

最近有兩篇創新的重要研究出爐:

第一篇取用來自美國、歐洲、亞洲的數據,經過嚴謹的分析後證實,在追蹤十一年後,原本身體健康的人,如果有焦慮症狀,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高出25%,造成心因性死亡的機率增加50%。

第二篇研究來自50000個徵召入伍的瑞典年輕男性的軍醫檢查,在追蹤了漫長的三十七年後證實,「憂鬱」並不會讓你多得到冠狀動脈疾病,但「焦慮」會,增加了100%。

這兩篇研究的重要性在於:研究者的資料來源廣泛、追蹤時間長,而結果遠超出原本想像。「焦慮」對身體狀況的影響之大,值得每一位內科醫師都要把焦慮症狀列入初診時一定不能遺漏的問題。

在 進一步研究證實之前,我們只能「假設」—-雖然這假設應該會有許多人相信—-降低焦慮症狀,可以減少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延長他的壽命。而 「壓力」往往是導致長期焦慮的最明顯原因。以後我們也可以更振振有詞地拒絕高壓力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因為如果沒有命了,就算能得到一切,又算得了什麼?

目前台灣在精神疾病的資源大多放在精神分裂症與憂鬱症,但從「國民健康」的角度來看,「焦慮」更需要我們注意。而藥物治療只是改善焦慮的一部份,生活形態、工作方式、社會壓力、人生觀對「焦慮」與否都有很大影響,整合性、全面性的健康促進模式才會奏效。

當年輕人突然胸悶、心悸、心絞痛或因為情緒問題血壓飆高時,做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檢查往往都是正常的,但由以上兩個研究來看,其實這時候你的焦慮症狀已開始侵蝕心血管系統,只是這作用太微細,所以現有檢查找不出證據。

目前許多台灣醫師已習慣對檢查不出問題、但 有胸悶、心悸、緊繃、頭痛、頭暈等身體症狀的病人說:「你這是自律神經失調」。從以上所提到的研究來看,這說法有些道理,但最好再加上:「你可以試著多運 動、做些可以放鬆自己的事情。」激勵自己舒壓、多運動,改變生活方式,這才是降低 「焦慮」與「自律神經失調」最根本的方法。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附註一:本文牽涉到許多焦慮症相關概念,來自作者累積多年數萬病人臨床經驗與多篇文獻閱讀,底下列出重要值得參考的「教科書等級」學術書與重要文獻及專業醫學網站連結:
  1.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Springer)
  2. Brain, Behavior and Epigenetics (Springer)
  3. Stress, and Allostasis-Induced Brain Plasticity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4.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Springer)
  5. Healing the angry brain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6. Introduction to Psychoneuroimmunology (Elsevier)
  7. Impulsivity, The Behavioral and Neurological Science of Discounting (APA)
  8.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9. DSM-IV-TR (APA)
  10. DSM-IV-TR in Action (Wiley)
  11.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Hogree)
  12. Overcoming Health Anxiety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
  13. Doctors, Patients Struggle With Benzodiazepine Use (MedScape)
  14. 'Fear of Fear' May Influence OCD, PTSD Outcomes (MedScape)
  15.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Disabling and Dangerous (MedScape)
  16. Antidepressant Use Rising, Especially in Women (MedScape)
  17. Brain Inflammation Tied to Depression, Suicidal Thoughts (MedScape)
  18. Managing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MedScape)
附註二:這篇文章數度提到藥物,基於醫療專業應有的平衡報導,在此提醒您,藥物治療是健保醫療的選項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模式。有許多病人服藥後因為成效不錯,定期回診,我們醫師持續看到的,自然是這些對藥物反應好的病人。但也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不佳、有些病人服藥後因為副作用不回診。藥物不可能完美,只是選項之一,也有人靠高密度的運動改善。這是面對藥物時,醫療人員應帶給病人的思考面向。
本篇發表於 焦慮症。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