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壓力影響性生活(康健雜誌)
在華人社會,「性」仍然隱晦、難以啟齒。沒有主動問,病人不會提最近的性生活。男病人偶爾還會問說,最近缺乏性慾,是疾病還是藥物造成?女病人則很難說出,沒有性生活也是個問題。[……]
在華人社會,「性」仍然隱晦、難以啟齒。沒有主動問,病人不會提最近的性生活。男病人偶爾還會問說,最近缺乏性慾,是疾病還是藥物造成?女病人則很難說出,沒有性生活也是個問題。[……]
(文末還有六篇跟腸躁症相關文章的連結,值得你一一看完)
最近連續有三位病人誠懇地跟我致謝,感謝我改善他們多年來一直找不到治療方法的「腸躁症」。他們不是因為腸躁症來找我,但在腸躁症狀改善後,原本的焦慮症狀也跟著好轉。他們沒想到,竟然是在精神科看好腸躁症。[……]
如果你發現家人常出現以下精神症狀,甚至有時伴隨自言自語、莫名害怕或情緒不穩定、奇怪的行為,就得注意了。病人受到症狀影響,可能不知道求助,需要家人協助看診,接受治療。[……]
最近有一篇德國的研究指出,無論輕重,只要符合至少一種精神科診斷的病人,過去一年內發生感冒症狀的機率,比對照組多了44%。類似研究有許多篇,證實壓力、憂鬱容易造成免疫系統失調。[……]
通常,耳鳴病人不會跑來精神科看診。不過從開診所到現在,我已經聽到超過一百位病人跟我說,他們的耳鳴症狀改善許多了。有些是跟我提到耳鳴症狀後,我特意調配經驗裡對耳鳴效果比較好的藥物。有些人則是睡飽、心情改善後,才發現耳鳴聲音變小了。[……]
(本文首刊於康健雜誌專欄)
打開動物星球頻道,許多節目述說生物如何想辦法多吃,以及如何避免自己被一口吞下。能讓半數人類脫離不用時時擔心生命受到瞬殺威脅(或許來自猛 獸,或許來自敵對的族群),才不過兩、三千年而已。六千五百萬年的靈長類演化,毫無疑問必須要有一套面對生命威脅時「恐懼、戰鬥或逃跑」的緊急動員機制, 才能活到讓精子有機會碰到卵子。[……]
我在門診常遇到剛被情人 劈腿的人,痛苦的記憶想忘都忘不掉,一個人獨處時就難過掉淚。也有些人因為工作、婚姻、家庭的壓力,脾氣越來越暴躁,變得「歇斯底里」,甚至會打小孩、摔 門、摔東西。遇到重大創傷時,人的大腦會一直轉,晚上睡不著,白天注意力變差,動不動就罵人或流淚,工作上常出錯、念書不專心。[……]
幾乎每天都會有一位後來診斷為恐慌症的初診病人,跟我講說幾星期或幾個月前,因為胸悶、心跳快速、極度焦慮、多汗、吸不到氣、不斷喘氣、感覺快要死掉或快要昏倒,緊急趕往急診,但各項檢查都正常。急診醫師說這是「過度換氣」。回家後過沒幾次,第二次劇烈發作又出現。[……]
曾有唸北部大學的病人跟我說:女生宿舍晚上若仔細聽,會傳來陣陣催吐的聲音。社會崇尚苗條,在女生比例高的校園裡,無形中形成競爭壓力,多吃了一些油膩、高熱量的食物,就開始擔心會多長出肉,不想辦法吐出來不放心。[……]
一般常見的「焦慮症狀」如緊張、焦慮、想很多、煩躁、不安、胸悶、心悸、易怒、手抖、恐慌、噁心、暈眩、盜汗、呼吸不順、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每個人都曾經歷過。什麼狀況下需要看醫生?看精神科會有幫助嗎?什麼狀況下多運動就會有幫助?[……]
看門診時,如果男病人要離開診間時又把門帶上,扭扭捏捏地想問些什麼,有一半以上的機率,他要問性功能障礙跟藥物有沒有關係。至於女病人,大部 分都難以啟齒(因為是男醫師吧),或覺得這件事不重要。一件事情哽在胸口是很不舒服的,病人跟家屬有必要了解這常見的副作用,並跟醫師溝通。[……]
最近有個研究認為,如果你平常工作天睡眠不足六小時,就算你在週末補眠,連續兩天睡超過十小時,還是不足以讓你的大腦恢復睡眠充足時的清晰敏捷。於是,你在星期一還是得帶著打折扣的大腦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