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的飲食該注意什麼?

「我們只有10%是人類」這本書,在第一章就提到,全世界有15%的人口受到腸躁症之苦,這是好幾億人!如果腸躁症的病人,知道自己承受的痛苦,是解開物種演化的關鍵問題,心裡不曉得會不會好一點?

腸躁症的典型症狀是「感覺胃脹或腸子有氣」、「頻繁便秘、腹瀉或交錯出現」、「伴隨糞便外型或腸胃習慣改變的下腹痛(往往在排便後改善)」、「排出黏液」、「在去過廁所後很快又有便意」、「常覺得急著要去廁所」、「常在吃東西後覺得症狀惡化」。

而判定「腸躁症」的先決條件是:要先排除任何「器質性」的問題,如腸道的發炎、腫脹、出血、腫瘤,或可歸因於任何可用胃鏡、大腸鏡等醫療儀器確認病因的問題。事實上,一般的腸胃科門診病人,有大約一半無法用儀器確認病因,也就是所謂「功能性腸胃失調」。

雖然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但有許多對生活品質帶來重大影響的問題,到現在還是無法確認病因。許多精神科疾病、以及「功能性腸胃失調」都是如此。目前推測,「腸躁症」主要來自巨大的「腸胃神經叢」、或腸道細菌的失去平衡,以目前科技,的確是檢查不出來。沒有生命危險的腸躁症,卻常讓人覺得生不如死,進食、出門遊玩、工作、求學都受到很大影響。

人類是以大腦取勝的生物,大腦消耗相當多的能量。原始人類不像現代人營養過剩,為了供應能量給大腦,相對就犧牲了腸道的發展。和其他哺乳類相比,人類的腸道偏短、功能較差,這是形成腸躁症的遠因。我常跟病人說,腸躁症有一部份是你的體質,你未必能完全痊癒。不過,有可能在服藥治療、調整飲食、適度運動後,你的腸躁症狀減輕,然後大腦學著去適應症狀、不要過度警覺,或許就可以停藥。

腸躁症病人有時會詢問如何調整飲食,我會請病人上網查詢。因為常被問,我上網搜尋到一份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腸躁症飲食指引,整理給大家當個參考:

  • 規律飲食,不要隔餐不吃、或到很晚才吃正餐
  • 用餐時坐下來好好吃一頓、細細咀嚼、不要太急
  • 規律運動
  • 常常讓自己放鬆
  • 可紀錄自己的飲食與腸躁症發作時間,但要記得腸躁症有可能因為幾小時前或前一晚的飲食而惡化
  • 蔬菜跟水果一天合計應有五份。一天最多吃三份水果。新鮮水果80公克為一份,乾果類25公克為一份,且一天最多一份乾果。
  • 注意「抗性澱粉」的攝取量。一般來說,「抗性澱粉」被認為是對身體健康有益的成分,但攝取太多可能會惡化「腸躁症」症狀。因為相關資訊太多、太複雜,這部分還是需要請病人自己上網查詢。

在一本寫給美國家醫科醫師看的腸躁症專書裡提到,要特別注意高纖維食品、水果與咖啡的攝取量。有乳糖不耐症的人要注意攝取牛奶。有些人不能攝取太多果糖。益生菌、優酪乳或許對有些人有幫助,有些麥類食物或甚至「地中海飲食」對某些人可能會帶來腸胃不適。由於每個人體質差異很大,也不能說什麼食物就一定不能吃,這樣會讓腸躁症病人生活無趣。腸躁症患者有必要寫一本專屬的「飲食日記」,來確認什麼食物、攝取到什麼量,就會讓腸躁症變嚴重。

最後還是要提醒,當你懷疑自己得到腸躁症時,還是要先排除其他可能有生命危險的疾病。如果你合併有異常的體重減輕、直腸出血、家族腸癌、卵巢癌病史、或年齡超過六十歲,在考慮並治療腸躁症前,你最好先完成基本的身體檢查,等確認身體器官沒有問題後,再來治療腸躁症。

我看過許多因為腸躁症無法好好過日子的人。腸躁症嚴重時,會讓生活品質變得很糟糕。雖然目前對於腸躁症並沒有精確的診斷與治療方法,但如果你覺得腸躁症已經讓你無法專心工作、唸書、無法好好享受人生,在加強運動與調整飲食後還是改善有限,那不妨拿健保卡找醫師看個診,或許會有一半的機會能得到明顯的改善。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本篇發表於 腸躁症。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