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腸躁症,需要有耐心的病人

最近看到一篇有趣的研究證實,腸躁症的女性在注意力、情緒調節、疼痛抑制以及處理來自腸子的訊息的大腦區域,出現灰質厚度跟其他人不同—或 許較厚或較薄—的現象。腸躁症通常被認為是「功能性」而非「器質性」的疾病,也就是腸子的構造正常,但功能不正常。新的研究顯示,「腸躁症」的問題可 能出在大腦的組織變異—-說「病變」可能不太對,因為有類似「腸躁」問題的人太多了,可能高達20%。現在我們知道,這些人的大腦跟其他80%可能有 些微不同,造成腸胃系統的過度敏感。

「內臟過度敏感」很可能是腸躁症的主因,所以腸躁病人容易覺得腹痛、腹脹。大腦的變異可能讓腸躁症 病人的腸子在「排除脹氣」出問題,儘管腸子組織是正常的。也難怪一些精神科常用藥物,在腸躁症研究中的效果還比較顯著—-精神科藥物實質上有修補大腦 作用(透過腦神經滋長因子),也可調節神經節對疼痛的感知能力。

過去要確認是腸躁症,必須先在醫院做一系列檢查都找不出問題,才能確診腸 躁症。現在只要「持續六個月」、「反覆腹痛不適每月至少三天」、「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形狀改變、解便後症狀緩解」就可積極治療。有些人糞便大半很軟,有些 人會堅硬或很難排空,有些人會排出大量黏膜,有些人會急著想解便但解不出來。不過,安全起見,懷疑自己有腸躁症的病人,最好還是先到醫院找腸胃科醫師做檢 查,確認沒有身體病變,再找精神科醫師或嘗試其他非藥物治療。

腸躁症藥物以外的治療方式,有另類療法如薄荷、薰衣草,也有人服用大量纖維 質—-但也要小心有人服用高纖維食物後反而病情惡化,有些腸躁症病人則同時有乳糖不耐與果糖不耐症(要避開乳糖跟果糖含量高的食物)。「壓力」是誘發 腸躁症的主因,所以專家建議,可透過規律運動、放鬆、冥想、瑜珈、減輕生活壓力、充足睡眠、參加支持性團體改善腸躁症。不過,目前並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這 些方法可治療腸躁症,但確實可以改善病人身體狀況、提昇生活品質、減少疼痛與不舒服的感覺。

在精神科看診,常見病人提到腸躁症狀,有時也 會有病人清楚描述服用精神科藥物後,腸躁症明顯改善。以腸躁症的複雜與異質性(其實是包含許多種症狀類似但需要不同治療模式的大腦組織變異),恐怕沒有人 敢說他能「包醫」腸躁症。有腸躁症狀的人,或許也得有耐性多嘗試不同的治療模式,才能找到最能改善自己症狀的方法吧。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本篇發表於 腸躁症。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