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有自律神經失調,該怎麼辦呢?

(手機用戶點選右上方 可進入其他選項)

有些人胸悶、心悸、突然呼吸不順、好像快暈倒,最後急診醫師請他來看精神科;有些人喉嚨梗塞感,耳鼻喉科醫師最後請他來看精神科;有些人長期皮膚莫名會癢,皮膚科醫師最後請他來看精神科;有些人長期覺得眼睛會乾、會酸澀,眼科醫師最後也是請他來看精神科。為什麼?因為醫師在初步的檢查後,懷疑病人是「自律神經失調」(或說「身心症」),精神科醫師這邊的藥物比較齊全,也比較能協助偵測出其他如焦慮、恐慌、憂鬱等問題。

◎「自律神經失調」還有哪些常見症狀?

胸悶、心悸、發麻、手抖、頭暈、頭痛、焦慮、噁心、肩頸緊繃、吸不到氣、快要昏倒、或一些難以形容的身體異樣感覺,在醫院檢查找不出原因,有些醫師就會說:「你可能是壓力太大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如果只短暫出現一兩個症狀,還很難說是不是自律神經失調。如果上述症狀頻繁出現,但找不到合理的解釋,就可以往自律神經失調來思考。

有些病人常出現莫名的「搖晃感」、「地震感」,後來以「自律神經失調」的概念治療好了。我會跟病人解釋:人站著本來就會微微搖晃,這是正常的。但如果自律神經失調比較嚴重,你就會感覺到自己的搖晃。

(延伸閱讀:不要害怕恐慌症

◎為什麼我們要重視「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系統支配全身器官,例如心血管、腸胃、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都會受到自律神經失調的負面影響。最明顯的例子,長期自律神經失調,日後死於心臟疾病的比例會增加。許多慢性疾病如代謝症候群、自體免疫疾病、巴金森氏症、失智症,常會直接傷害自律神經系統。長期壓力與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也會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然後自律神經失調又干擾器官功能。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最基本的就是「調整生活形態」,如減少工作時間、減少輪值班加班、增加運動時間、培養休閒習慣、保持充足睡眠、多吃「健康」的飲食。但當症狀嚴重到已經很難靠運動與休閒來改善(或壓力很大很難調整生活形態),就會需要尋求醫療專業協助。

(延伸閱讀:腸躁症,你不知道的八個真相  、擾人的功能性腸胃問題

◎「自律神經失調」什麼時候需要看診?

研究證實,連續失眠五天,自律神經功能就會變差。但自律神經失調變嚴重,又會更難入睡,形成惡性循環。以現代人高壓力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不健康的睡眠與飲食生活習慣,許多人的自律神經功能都不是很好,只是在臨界點爆發之前沒有感覺。

在症狀較輕時,可以多做運動、調整睡眠、規律生活,就有可能自然恢復。但如果症狀越來越嚴重,出現失眠、憂鬱、焦慮、情緒不穩定、強迫性胡思亂想時,有時就不是光靠「意志力」可以迅速復原。這時,求助專業醫師,可協助你減少中間煎熬、受苦的時間。

有時,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是在疾病的邊緣。比如有些人遇到伴侶劈腿、工作被資遣,很多不幸的事情同時發現,短時間內出現頭腦停不住亂想、頭痛胸悶肌肉緊繃的症狀。有些人會漸漸自行恢復,少數人有越來越嚴重,最後到達重度憂鬱症的標準。什麼時候需要看診?當你覺得你的工作、生活、唸書、人際關係已經受到很大影響時,就可以考慮看診。

(延伸閱讀:我滿腦子都是先生跟那女人的畫面,怎麼辦?

◎為什麼「自律神經失調」可以看精神科?

最常見的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是長期壓力累積,有時加上睡眠不足與運動量不足、缺乏適度的休息、放鬆,造成類固醇、腎上腺素等壓力賀爾蒙持續分泌,對腦神經系統造成傷害。改善的方法是降低壓力、運動、睡眠充足、接受適當的治療。跟壓力有關的問題,轉到會跟病人多談、了解生活壓力的精神科,也是理所當然。

精神科擅長使用的藥物,如「血清素藥物」(SSRI,全名是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已證實可促進能讓大腦神經元連結修復的BDNF(一種大腦的生長激素),可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這也是藥物可治療憂鬱、焦慮、失眠的主要原因。來看精神科門診,初診時先讓醫師花多點時間對你有些了解,才有助於給你正確的建議,和適當的藥物治療。

(延伸閱讀:憂鬱症藥物並不是只能治療憂鬱症

◎憂鬱症的人是不是都會「自律神經失調」?

許多人會問:「醫師,我是自律神經失調還是憂鬱症?」很多精神疾病跟自律神經失調會一起出現,共同的原因是「長期壓力」以及「缺乏舒壓、運動」,「遺傳體質」也佔了一部份原因。婆媳問題、婚姻、感情問題、工作壓力都可能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同時出現憂鬱、焦慮症狀。如果輕忽不管、或強迫自己忍耐壓抑,最後可能會變成嚴重的憂鬱症。請不要忽視輕微的症狀,一旦症狀開始惡化,儘快看診,是最好的選擇。

也有一部份人原本並沒有憂鬱症,而是因為其他原因引起自律神經失調。莫名的身體不適一直持續,到醫院檢查找不出問題。病人因此擔心自己怎麼了,是不是得到什麼重大疾病,加上身體確實不舒服,一段時間後,反倒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引發憂鬱症。

(延伸閱讀:走出憂鬱症的十個方法

◎治療自律神經失調,需要花很多錢嗎?

「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什麼多新奇的東西,幾十年前臺灣醫師就以「腦神經衰弱」來跟病人溝通,現在的說法改成「自律神經失調」。這名字來自日本醫師,英文也有autonomic nervous dysfunction的正式醫學用語。在正統醫療裡,不管西醫中醫,早就有針對自律神經失調提供療法。健保提供的門診治療,就可以改善多數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至於其他很貴、有點貴或稍微貴的各式各樣的自律神經失調療法,我們醫療人員心裡自然有評價,但不方便寫出來。如果你花得起這些自費醫療的費用,建議你,還是要找走「正統醫學」的醫師。

不管選擇哪一種正統醫學療法,搭配有氧運動、瑜珈、氣功等等,效果都會更好。

◎我有這些症狀,就一定要接受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嗎?

當然不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跟真正由器官問題造成的症狀,有時無法直接區分。所以當年紀越大、有家族病史、有其他線索推測可能是器官問題時,最好還是要先做一些基本的檢查,確認找不到器官問題後,再往自律神經失調的方向來想。

有時自律神經失調與器官問題有可能並存。例如胃食道逆流的病人,同時也有功能性腸胃問題,大腸癌的病人同時有腸躁症,心律不整的病人同時有恐慌症。有器官問題時,通常得優先處理器官問題,也可以同時治療自律神經失調。而自律神經失調也會惡化原有的器官問題,如胃食道逆流病人在腸胃科治療改善後,因為自律神經失調還常覺得不舒服,或輕微的頭痛、耳鳴病人因為自律神經失調使得症狀變嚴重。

有懷疑時,適度的身體檢查,可以讓你更安心。不過,也不需要一直重複檢查,那就會變成「慮病」了。

(延伸閱讀:面對壓力,大腦比你想像的脆弱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靠檢查確認嗎?

自律神經失調的前提是,這些症狀並不是由器官問題造成,而是來自於自律神經系統的失衡。對於神經系統的失調,目前的科技並無法像心電圖、電腦斷層一樣,直接偵測出問題點,做出明確的判斷。目前最常用的自律神經失調的檢測,是測量「心跳變異」來推估交感、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但正式的學術研究裡,是連續測量二十四小時的心跳變異(類似「二十四小時心電圖」,要揹一台小盒子一整天)。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五分鐘的自律神經檢測,有參考價值,但容易產生誤差。

目前並沒有什麼檢查,可以斬釘截鐵回答說病人有沒有恐慌症、腸躁症、功能性腸胃問題、喉球症。這還是得依靠「排除器官問題」、「病人清楚描述症狀」、「醫師經驗判斷」。還好是說,健保給付的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症狀的藥物,通常安全性都很高。當你找不出器官問題時,嘗試以健保藥物來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就算最後沒效,也不至於有嚴重、致命的副作用。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附註一:本文牽涉到許多自律神經失調相關概念,來自作者累積多年數萬病人臨床經驗與上百篇文獻閱讀,底下列出重要值得參考的學術書與重要文獻及專業醫學網站連結:
  1.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Springer)
  2. Stress, and Allostasis-Induced Brain Plasticity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3.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Springer)
  4. Introduction to Psychoneuroimmunology (Elsevier)
  5.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6. DSM-IV-TR (APA)
  7. DSM-IV-TR in Action (Wiley)
  8. Brain Inflammation Tied to Depression, Suicidal Thoughts (MedScape)
  9. ‘Small Dose’ Exercise Guards Against Depression (MedScape)
  10. Exercis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e Evidence (MedScape)
  11. Managing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MedScape)
附註二:這篇文章數度提到藥物,基於醫療專業應有的平衡報導,在此提醒您,藥物治療是健保醫療的選項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模式。有許多病人服藥後因為成效不錯,定期回診,我們醫師持續看到的,自然是這些對藥物反應好的病人。但也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不佳、有些病人服藥後因為副作用不回診。藥物不可能完美,只是選項之一,也有人靠高密度的運動改善症狀。這是面對藥物時,醫療人員應帶給病人的思考面向。
本篇發表於 自律神經失調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