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系列

亞斯系列

很重要但你不太清楚的「亞斯學」

如果要說台灣有什麼十分重要卻長期被忽視,媒體、政治人物與社會大眾認為「只是小孩子的事情」,「亞斯學」應該可以排前三名。

最鮮明的例子,就是這本書書稿在「做書」與企劃行銷的過程裡,就已經讓幾位經手的人察覺身邊伴侶、親人的亞斯特質,開始思索如何帶來改變。這些人都是資訊傳播產業的工作者,但從來沒有人詳細告訴他們這些重要訊息。[……]

Read more

亞斯系列

亞斯的白目與孤獨

「亞斯的白目」是什麼?

白目(clueless),是亞斯人最常讓身邊伴侶、親友好氣又好笑的特質。有些人會愛上亞斯人,就是因為這種直率、純真的表現方式。但在工作、社交場合,白目的亞斯人常會引起注目,或在自不知不覺中得罪人或惹惱人。

《柯夢波丹》雜誌(Cosmopolitan)就曾有一篇文章分享結交亞斯男友的經驗。在網路上剛認識時,男生就在電子郵件裡對女生說,我有亞斯伯格症。但在「網交」時期,一切看來都正常,沒有任何亞斯人想像中會出現的問題(透過網路聯繫,亞斯人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思考、慢慢反應。所以茱蒂.辛格說,網路就像亞斯人的輔具,可以協助克服許多溝通上的問題) 。[……]

Read more

亞斯系列

電影《一級玩家》述說的,是「亞斯的懊悔」

《一級玩家》電影裡創建「綠洲」的詹姆士・哈勒代(James Halliday),有強烈的亞斯特質。他對綺拉(Kira)擁有強烈濃厚、持續一輩子的愛,卻不知道如何表達。他錯過了綺拉,只好在遊戲關卡裡設定,破關者要完成他過去膽怯沒有去做、導致後悔一輩子的事情。

錯過摯愛,最痛的亞斯懊悔

《一級玩家》是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在2018年初上映的電影,描述2045年的世界,人類社會貧富懸殊,許多人沉迷於超大型虛擬實境遊戲「綠洲」(The OASIS)。「綠洲」創辦人哈勒代在2040年過世時,宣布留下三個「復活節彩蛋」謎題。如果有人能解開三道謎題,就可以得到價值5000億美元的財產,以及「綠洲」的管理權。[……]

Read more

亞斯系列

卡珊德拉症候群:無人理解的痛苦

「卡珊德拉症候群」的痛苦是:你確實在受苦,卻無人相信。 臺灣對亞斯特質的茫然、陌生,讓許多問題被掩蓋,深受其苦的就是亞斯的伴侶。亞斯的淡漠、失去熱情、性行為頻率減少,都不被當成重要問題,受苦的伴侶無處訴說,只能在精神科門診輕描淡寫說著失眠、焦慮、憂鬱等症狀,真正出問題的環節,卻從來沒有人觸及。

「卡珊德拉症候群」這名詞,可用在亞斯人身邊的伴侶(同性亦可)、父母、小孩、手足身上。然而,最常感受到「卡珊德拉症候群」的,還是亞斯男的太太。畢竟,夫妻要長期相處,而傳統兩性間的分工與權力關係,讓太太特別容易受到亞斯先生的影響。

亞斯人容易造成太太、女友的「卡珊德拉症候群」,以及隨後產生的憂鬱症狀,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Read more

亞斯系列

裝上亞斯雷達,你可以改變許多人的人生

這是一本還沒出版,就開始帶來改變的書。事先看過書稿的人們,發現自己的前女友、先生、小孩、同事有強烈的亞斯特質,還有人因此想找心理師。出版後,有人原本只是想要從書中了解柯文哲,結果發現自己的亞斯特質似乎更強烈。有位亞斯特質明顯的醫師看完感嘆說,我真是對不起我太太。幾位亞斯特質強烈的女性讀者,又哭又笑地看完這本書。

這本書的讀者反應熱烈,因為可能有2.5%的人符合自閉症、亞斯伯格症診斷,有10%的人有「值得注意的亞斯特質」但沒有自覺。讀完這本書後,人們發現身邊許多親戚朋友有明顯的亞斯特質,而且對工作、婚姻、社交帶來影響。如果能協助他們自我覺察,將能帶來許多改變的機會。[……]

Read more

亞斯系列

挖掘「亞斯力」,提升台灣競爭力

從撰寫《亞斯六書》開始,我就憂心忡忡,台灣社會普遍對「亞斯特質」缺乏認知。當歐美國家認真挖掘「亞斯人」的特殊才能,協助亞斯人不被排擠、溶入團體、找到能夠發揮長才的工作,台灣社會卻在浪費上天賦予亞斯人的能力。[……]

Read more

亞斯系列

成人要如何診斷亞斯伯格症?

在台灣,如果是兒童青少年時期沒有診斷、也沒有懷疑過亞斯伯格症的成年人,現在要尋求正式診斷,恐怕是不容易。

那柯文哲市長在媒體採訪時提到他的亞斯伯格症,這是怎麼一回事?這叫做「自我診斷」。國外有些亞斯名人、作家,並沒有尋求正式診斷,也還是以亞斯人自居(但會說明自我覺察亞斯特質的過程)。再者,柯市長的兒子確診亞斯伯格症,市長夫人是小兒科醫師,若說柯文哲有「亞斯特質」,多數人應該也不會質疑。除非日後要成為「亞斯覺醒」的終身義工,否則柯市長倒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得到亞斯伯格症的正式診斷。

我看到國外的一些資料,美國成年人尋求亞斯伯格症的正式診斷,費用大概3000美元,耗時好幾個月、甚至超過一年[……]

Read more

亞斯系列

每一位亞斯都不一樣

診斷亞斯伯格症的人就不會說謊?有亞斯特質的人,就不擅長社交?亞斯人常常很白目?亞斯人都很耿直?亞斯人常會錯意?亞斯人都很內向?No No No,在開始寫《大人的亞斯學》時,最重要、最需要跟所有讀者強調的就是:「每一位亞斯都不一樣」,不要用一套刻版印象去看所有亞斯人。

為什麼要強調「每一位亞斯都不一樣」?因為,如果我們一直用刻版印象來看亞斯人,就會忽略了許多「不那麼典型」的亞斯人,而這些亞斯人可能是我們(比如學校、職場、以及好朋友們)需要特別關心、留意的對象。

有一些亞斯人很能夠適應社會,懂得學習,懂得「假裝」(pretending),讓自己看不太出來有亞斯特質。但他們為了適應主流社[……]

Read more

亞斯系列

亞斯覺醒

寫作《大人的亞斯學》最大目的,就是促進台灣的《亞斯覺醒活動》。最基本的,台灣各縣市政府,以及中央政府,每年應該要籌辦「亞斯覺醒日」(Asperger’s Awareness Day)。這類活動,歐美大洋洲先進國家早已例行舉辦多年。

同時,不管是符合亞斯伯格症診斷,或不符診斷但有值得注意的亞斯特質,也應該要有代表性人物走出來面對公眾,寫文章、出書或演講,分享經驗、讓更多人瞭解成人亞斯特質。

現在已經有許多有過動症特質的人,會坦然地說「我有ADHD」、「我有ADD」(有注意力不集中但沒有過動)。但,有亞斯特質的大人,幾乎沒有人會對別人說「我有亞斯特質」。

亞斯伯格症、亞斯特質並不[……]

Read more

亞斯系列

作者簡介

陳豐偉,一九七一年生於高雄,現居高雄。

一九九二年左右,就讀高雄醫學院醫學系時,受台灣時報副刊編輯王家祥肯定,在台灣時報陸續發表小說與報導文學。

一九九五年,小說《好男好女》獲得時報文學獎、入選爾雅年度小說選集。同年,創辦《南方電子報》。之後曾獲選「高雄文學館作家」。

一九九六年後陸續在醫望雜誌、中時、聯合、台灣日報、勁報、自由時報、民眾日報、工商時報、數位時代、e天下雜誌、PCHome雜誌、康健雜誌、PCHome Online名家電子報等眾多媒體撰寫專欄。曾擔任卓越新聞獎、eMarketer網路行銷大賽與金鐘獎評審。

因為從事醫療工作,多年間只有寫作專欄,不再發表小說[……]

Read more

亞斯系列

成人亞斯六書

我預計會出六本跟「成人亞斯」有關的書,依照可能的出版順序如下:

一、成人亞斯總論

瞭解成人亞斯的入門書《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二〇一八年十月由「小貓流」出版社出版。

二、《女生不愛社交又如何?我不難搞,我只是有點亞斯特質》

在Readmoo電子書平台出版,預定二〇一八年十月出版。

三、《這世界需要亞斯:亞斯人的特殊能力與工作調適》

主題放在亞斯人的能力以及對世界的貢獻,出版已經寫好但還要改,預定二〇一八年底在Readmoo電子書平台出版。

四、《可恥的法國精神醫學界醜聞?自閉症家長團體尤其這麼說》

在二〇一七年已經寫好八千字,二〇一[……]

Read more

亞斯系列

大人的亞斯學系列緣起

二〇一七年某一天,我突然發現,我有亞斯特質。我猜,我大概是10% (P90)的亞斯特質,也就是說,大概十位男生,就有一位跟我差不多。

有那麼多人有值得注意的亞斯特質嗎?二〇一八年初,我開始大量蒐集相關資訊,發現國外亞斯特質的研究,從成年人篩出來具有亞斯特質,而且從研究中發現具有特殊意義的比例,通常都超過10%。

亞斯特質是人類常見特質,有大量研究基礎,比星座、血型、或某些心理暢銷書的題目更有科學根據。

亞斯特質的人常可得到比一樣智商的人還高的學業成就,然後靠著學業成就在未來的工作一帆風順。

但亞斯特質的人也常因為較難融入同學、同事的圈子,遭遇挫折,產生憂鬱、焦慮與孤獨。[……]

Read more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