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曾凡慈「你是過動兒嗎?看你住在哪個國家而定」

這是篇遲來的回應。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曾凡慈2013年在「巷仔口社會學」網站發表「你是過動兒嗎?看你住在哪個國家而定」,以如此長篇論述的文章來說,可稱得上是廣為流傳,激發許多人因這此做更多思考與論述,在台灣過動症議題裡,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

三年來多次反覆閱讀這篇文章,一直覺得裡面有些問題需要更多的討論。正好近日看到幸佳慧再次分享此文,覺得不如就趁此時機,把三年來放在心裡的一些困惑整理一下。

曾凡慈的文章標題,「你是過動兒嗎?看你住在哪個國家而定」,這命題我同意。但曾文太過著重在過動症診斷準則的影響,對於「住在哪個國家」會帶來的各項變數並沒有太多著墨。

曾文把診斷準則分為美系的DSM與歐系的ICD,但我在歐盟網站看到的是兩者並列,閱讀文獻時發現英國研究會使用DSM診斷。我認為曾文忽略醫師的「臨床裁量」在現實世界的運作。醫師在診斷與治療時還是會考慮病人病情、社會資源、與醫療體系的現實。不同的診斷系統,對於不同國家的過動症診斷率、用藥率,恐怕只有一部分的解釋力。

最實際的例子,台灣也是使用DSM系統,但台灣過動症的診斷率與用藥率卻遠遠低於同樣使用DSM系統的美國,反倒離使用ICD且低度用藥的英國還近些。有些歐洲國家如德國、荷蘭的診斷率、用藥率又遠遠高於英國、也高過台灣。

在經過漫長文章的鋪陳,讀者若看到結論前的一段,可能就會相信,法國過動症診斷、用藥率低,是因為法國專用的診斷準則比其他國家又更嚴格。但,診斷準則在此的解釋力,恐怕也還是有限。我在「台灣傳說裡的法國過動症童話」裡提到,法國的健保制度為過動症就醫設下嚴格門檻,大都市以外地區就醫不便,等候確診的時間漫長,以及精神動力取向精神科醫師對兒童用藥的質疑,也是壓低法國過動症診斷率與服藥率的重要原因(法國與南歐國家在過動症診斷與用藥非常謹慎、保守,精神動力取向精神科醫師的影響力,恐怕是大於診斷準則)。

曾凡慈會寫這篇文章的近因,是因為有位美國心理師Wedge博士在Psychology Today撰寫了類似的文章、引起廣泛爭議。這篇發表在Psychology Today的文章引用兩篇Vallee的文獻,曾凡慈的文章,同樣引用這兩篇,加上一篇Conrad從醫療社會學談過動症與社會控制的文獻。曾文的開頭,則是談醫療的社會控制,這是她的本行,常看醫療社會學文章的人都很熟悉這些論述方式。Wedge的文章引發爭議時,我上網搜尋許多相關爭論。所以,當我看到曾凡慈這篇文章時,就有強烈的「不滿足感」。為什麼只有寫這些呢?為什麼不多寫一點?對我來說,曾凡慈這篇文章,是個「不夠好」的版本。對比三年後的學者曾凡慈,以過動症研究得到多方肯定,現在在外流傳的這篇「你是過動兒嗎?看你住在哪個國家而定」,在我看來,早已無法代表曾凡慈的思想精華。只是,在網路上搜尋,學者曾凡慈並不喜歡常對社會大眾發表議論,我們也不能勉強她再來一篇。

最後要強調的是,常有人拿診斷準則出來,就說「啊啊原來這樣就是過動症/憂鬱症、那好多人都是過動症/憂鬱症」。但事實上精神科醫師診斷絕對不是靠字面上的敘述來下診斷,否則何需訓練四年、之後還繼續進修?只要有足夠時間,精神科醫師凝視的重點,還是眼前的病人,以及病人身後的家庭支持力量與社會脈絡。診斷準則,只是成為醫師的基本條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