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被疼痛騙了

(手機用戶點選右上方 可進入其他選項)

憂鬱或長期壓力大的人,常伴隨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常會讓人心情不好。

最近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上有篇文章提到,「痛」與「不痛」,傳達的常常是不正確的訊息。某個研究裡,從沒抱怨背痛的成年人,做電腦斷層檢查,有39%顯示異常,6%被認為需要動手術,3%被醫師認為是緊急狀況。但這些人都不覺得痛。

也就是說,狀況很糟糕的人,很可能完全不覺得痛。許多身體器官沒有痛覺接受器,等發現不對勁時已來不及,比如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罹患胰臟癌,在初期完全沒有不適感,等到察覺不對勁已經來不及。但常叫痛的人,有可能已經看了十幾科,做完各種檢查,嘗試許多種藥物,還是找不出原因。

在台灣常見的狀況是,病人長期頭痛、悶痛、壓痛、胸痛、酸痛,好像有股不明力量壓在全身身體上,有時伴隨頭暈。這種很難說清楚的身體不舒服,自然也會讓心情變差。病人可能因此長期服用止痛藥或感冒糖漿,有些人因此「感冒糖漿成癮」,一天要喝兩三瓶(或更多)。

疼痛是最常被忽視的重大身心問題之一。美國有10-20%的人長期承受慢性疼痛之苦,造成一年700億美元的醫療費用,以及1500億的經濟損失。在台灣,慢性疼痛病人會在神經科、骨科、復健科、外科流轉,到處看診、排隊,免不了也會把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做完一遍。病人受苦,健保財務也跟著出現赤字。

慢性疼痛還會帶給病人沮喪、失眠、自信心下降、罪惡感、或轉而指責他人不夠關心。工作能力與生活品質降低,人際關係與社交受到限制。疼痛難以改善,因為痛覺有時只是一種「知覺」(perception),從痛覺接受器經過至少三層神經元的傳遞,經過大腦接收、演繹,不見得能反應真實狀況。許多慢性疼痛病人,都無法找到醫學上支持疼痛存在的證據。但這是因為醫療科技還不夠進步,對於許多神經元與痛覺接受器層次的問題還檢查不出來。

為什麼長期壓力會造成慢性疼痛?最簡單的解釋方式是:長期壓力會讓腎上腺持續分泌「腎上腺素」,如果這時沒有足夠的休息、運動、睡眠、紓壓,持續分泌的腎上腺素最終會對腦神經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個人體質」也會讓有些人對壓力較敏感,容易因為持續的壓力導致慢性疼痛。

無論如何,那些痛的感覺是真實的。「器官」或許是正常的,但感覺、傳遞痛覺的腦神經系統出了狀況,變得過度敏感、感覺異常。很少疼痛病人會想走進精神科,但其實,許多找不出慢性疼痛原因的人,應該早點來精神科看診。

精神科藥物會有讓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液濃度增加的效用,而這兩種成分,會調節痛覺的傳遞(尤其是神經痛)。這些藥物能促進大腦的生長因子分泌,讓因為壓力受損的大腦功能恢復得快一些。這雙重作用,可以讓痛覺減輕、讓心情漸漸恢復。

精神科醫師習慣從生物、心理、社會的多元觀點來詢問病史,比較懂得支持性的會談技巧,而精神科醫師擅長的藥物裡,有許多種可緩和疼痛感覺。但在台灣,病人通常都太晚轉到精神科。研究與臨床經驗都告訴我們:讓心情變好,減少胡思亂想,把注意力轉移開,許多人原有的慢性疼痛,就沒那麼痛了。因慢性疼痛受苦的人,可考慮把精神科列為你的下一站。(本文初稿首刊於聯合報元氣週報專欄)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附註一:本文概念來自作者累積多年數千疼痛病人臨床經驗與多篇文獻閱讀,底下列出重要值得參考的學術書與重要文獻及專業醫學網站連結:
  1.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Springer)
  2. Stress, and Allostasis-Induced Brain Plasticity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3.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Springer)
  4. Introduction to Psychoneuroimmunology (Elsevier)
  5.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6. DSM-IV-TR (APA)
  7. DSM-IV-TR in Action (Wiley)
  8. The Headache Handbook: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RC Press)
  9. Neuropathic P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Antidepressant Use Rising, Especially in Women (MedScape)
  11. Brain Inflammation Tied to Depression, Suicidal Thoughts (MedScape)
附註二:這篇文章數度提到藥物,基於醫療專業應有的平衡報導,在此提醒您,藥物治療是健保醫療的選項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模式。有許多病人服藥後因為成效不錯,定期回診,我們醫師持續看到的,自然是這些對藥物反應好的病人。但也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不佳、有些病人服藥後因為副作用不回診。藥物不可能完美,只是選項之一,也有人靠高密度的運動改善。這是面對藥物時,醫療人員應帶給病人的思考面向。
本篇發表於 疼痛與身體症狀。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