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腦的潛力發揮出來(康健雜誌專欄)

我有位年長病人,幾年前出車禍顱內出血住院,出院後找醫學中心神經科名醫門診追蹤。病情穩定,逐漸不再回診後,重度憂鬱症狀出現,因距離問題轉來我的門診。我檢視過去用藥,發現名醫有開抗憂鬱藥物「百憂解」。

病人在車禍前經營事業成功,沒有憂鬱病史,個性開朗外向。詢問病史後,判斷是車禍與腦傷導致憂鬱症狀出現,名醫察覺了,所以加顆憂鬱症藥物,但藥物作用時間不夠久,停藥就復發。

兩年來,我為他調整藥物,嘗試有效的最低藥量。一年前試圖停藥,不成功。現在,他可以清楚描述他的大腦狀況,已接近車禍前最好的狀況,朋友也都觀察到他的變化。要不要停藥呢?哈哈,再觀察一陣子吧。

他治療的是憂鬱症嗎?也算,他有明顯的憂鬱症狀,有陣子原來喜歡參加的活動,都不太能吸引他出門。但也可以說我們治療的是「腦傷」。車禍帶給腦細胞細微傷害,損害錯綜綿延的神經連結,在他身上造成憂鬱症—雖然現今科技還無法證實。

憂鬱症藥物治療腦傷?第一個「三環抗鬱劑」imipramine,在1955年開始用在憂鬱症的人體實驗 。直到1992年,人類科技才能以較充分的證據,證明成人的大腦細胞也有新生、再生的能力(neurogenesis)。而抗憂鬱劑,就是科學家最常用來加速大腦新生的化學成分。

二、三十年前的教科書,都還會寫著:多達1000億的腦細胞,在出生後就不會再增加,死掉一個就少一個。二十年前劃時代的實驗技術,才打破這根深蒂固的迷思。科學家發現,負責記憶、學習、空間感、認知行為的「海馬迴」,是最主要密集進行神經新生作用的區域,其他大腦新皮質區、小腦就很少自然發生。

二十年來,腦科學研究持續爆炸性湧出。最近的概念是:海馬迴的某個區域,齒狀迴(dentate gyrus),常態性頻繁進行神經新生。而這些新生細胞的存活率,以及能不能整合進原有的神經系統,不只會影響海馬迴,還會擴及主管恐懼的「杏仁核」,以及調節身體許多機能的 「下視丘」—–這區域會影響最近熱門話題的「自律神經功能」。

神經元的再生率與存活率,神經突觸的長短,神經膠質有無受損,相關基因的甲基化,都會影響大腦功能。頗為一致的發現是:慢性壓力會帶來負面影響,而抗憂鬱劑可以緩和壓力,甚至腦傷、老化,對神經新生的抑制作用。

只是,神經「長好」的速度非常慢。新生神經元要把觸腳延伸到細胞長度的百倍、千倍距離,引導到正確的位置,就單一細胞來說,這是漫漫長路。憂鬱症藥物往往需要一個月成效才會出現,最好連續服用半年以上。有些重症病人得更長期服用,反映神經新生的速度緩慢。

我這位病人,或許腦傷影響層面大於車禍壓力引起的憂鬱症,加上年紀較大,大腦的神經新生作用不如年輕人—-事實上,老人憂鬱症比例比年輕人高,自殺率也高,但常被忽略。還好他有耐心等待,終於等到藥效發揮出來。

1955年以來,醫師從病人身上發現,抗憂鬱劑對憂鬱、恐慌、強迫、焦慮、暴食,甚至一些莫名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都有效,有時會讓注意力、記憶力、學習反應能力變好。到現在終於瞭解,藥物透過提昇神經新生作用,改善大腦整體功能,憂鬱症只是其中之一。只可惜,有些人的體質一吃抗憂鬱劑就全身不舒服,有些人看似憂鬱、生理上的病因跟海馬迴細胞再生速度無關,所以許多人無法從抗憂鬱劑得到幫助。

科學家不斷重複研究,證實不管是急性、重大壓力,或慢性、不可預期的中度壓力,對神經細胞的新生,或新生細胞的存活率,都會有負面影響。類固醇、化療、老化,也會抑制海馬迴細胞的生長。

相信許多人想知道:除了抗憂鬱劑以外,還有什麼可以提昇神經新生速率的方法?各項研究效果最明顯的就是「運動」,特別是「慢跑」這類有氧運動。其他變項雖然還沒形成共識,但有小型動物研究佐證,值得參考,例如:

一、友善、壓力小的新環境

二、放鬆、有興趣的學習

三、(以類似認知行為治療的方式)學習抑制恐懼、適應壓力

四、(特別是在生命早期)感受到心靈上的幸福感

五、限制飲食的熱量、延長進食的間隔時間、少吃油脂

病人常說,我每天工作走來走去、要搬東西,「運動量夠了」。但「自願性運動」跟「非自願性勞動」促進健康的效果並不一樣—-小老鼠被強迫跑鼠籠,用通電來威脅,反而會抑制神經新生。同樣的,被強逼念書,跟自己找到興趣、全新投入的學習效率大不相同。為了薪水強迫自己投入不快樂的工作環境,反而會壓抑潛能、抑鬱一輩子含恨而終。這些老生常談,現在可以用神經新生的理論來解釋。

最近一份研究發現:老鼠剛出生時如果不斷承受壓力(每天有三小時不在母鼠身邊),兩個月大時(相當人類青少年)的神經新生反而更頻繁,但十五個月大時(相當人類中年期),神經新生作用卻會低於同年齡老鼠平均值,認知功能也會變差。而這低落的神經新生作用,給予抗憂鬱劑一段時間後會恢復。

慢性壓力的雙向作用,提醒我們「小時候好不是好」。人類在懷孕期、剛出生以及青春前期,是對壓力最敏感的階段。台灣小孩從小學才藝、學英文、補數學,但是運動量少,也許在國、高中階段腦力會比歐美國家青少年發達,但到了大學、成年之後呢?

過去台灣願意念書的小孩,在家長誘導下,為了穩定的後半生,以考好聯考、拼過甄試為人生第一目標。現在醫師高喊崩潰、律師出路有限、流浪教師成群。從動物實驗推測,「快樂學習」才能讓大腦健全發展,為自己的興趣努力,承受可以預知的折磨,反而會讓大腦淬鍊得更健康。「軋苗助長」這句話,在最新的腦科學底下將會出現新的詮釋。

本文主要資料來源: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作者:Tatsunori Seki, Kazunobu Sawamoto, Jack M. Parent, Arturo Alvarez-Buylla



謝謝您觀賞本網站文章,歡迎在臉書或推特上分享。
本篇發表於 康健雜誌專欄, 藥物、生理學。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