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憂鬱症

憂鬱症不治療,罹患失智症機率大增

2023年的一個研究發現,罹患憂鬱症後,如果沒有好好治療,日後得到失智症的機率會大增。

為什麼這兩者會有關聯?或許這跟「發炎反應」有關。現在醫學界普遍認為,嚴重的憂鬱症,常伴隨「大腦發炎」反應。而如果我們努力做一些事情,如睡飽、多運動、健康飲食,可以降低45%的失智症發生率。這些事情,通常也可以減輕大腦的發炎反應。

也就是說,「發炎反應」可能會惡化失智症的進展,而治療憂鬱症的過程,會減輕大腦的發炎反應,也就間接讓失智症的發生率降低了。

這研究使用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的資料,分析354,313位年齡介於50至70歲的參與者資料。所有人都被納入失智症風險追蹤,[……]

Read more

憂鬱症

憂鬱症不治療會怎麼樣?不要怕看精神科

許多人常會「心情 blue 」,有些憂鬱症狀。但是否嚴重到需要治療?我常問病人,你最近會不會注意力、記憶力變差,容易恍神,做事情的能力變得不好,工作上常常出錯?如果大腦認知功能已經受到影響,表示憂鬱症已經有些嚴重,要認真考慮接受治療。

有許多學者認為,持續、嚴重的憂鬱症,主要的病因是長期持續的壓力,傷害了人類大腦與內分泌的「壓力反應」系統,最後惡化了「大腦發炎」,損害腦細胞,妨礙腦神經細胞新生作用(neurogenesis)。如果病人已經出現心情持續低落、沒有動力、以前喜歡的事情現在沒興趣,那表示大腦受到的影響又更大了。再不治療,人生的各個層面會受到許多衝擊。

查詢一些研究,已經變[……]

Read more

憂鬱症

憂鬱症藥物要吃一輩子嗎?

2021年時有個研究,發現曾經有至少2次憂鬱症發作、而且穩定服藥9個月以上的病人,如果漸漸停藥,在一年內復發的比例是56%,如果持續服藥,一年內復發的比例是39%,有顯著差異。

研究的重點

這些病人來自英國的基層診所,都有穩定長期服藥,已經是至少第二次發作,持續服藥的總天數超過兩年。「停藥組」階段性地漸漸減少藥量,減藥、停藥的過程都很穩定,然後觀察一年內會不會復發。在減藥、停藥時,病人有繼續服用跟原本藥物外觀一樣的安慰劑。

這些病人都必須符合正式的「憂鬱症」診斷,有一定的嚴重度,如果只是短暫或較輕微的憂鬱症狀,都不會列入研究計畫。而「復發」也必須達到至少一種嚴重的憂鬱症狀、持續超過兩[……]

Read more

憂鬱症

慢性憂鬱症可能是大腦發炎反應

「為什麼我的憂鬱症拖那麼久?」「為什麼我的憂鬱症很難完全好?」「為什麼我的憂鬱症這麼容易復發?」如果病人沒有重大創傷、沒有持續重大壓力、沒有其他精神疾病或人格違常、沒有酗酒吸毒,怎麼想都想不出憂鬱症很難好的原因,以目前科學研究的大方向,有一個答案是:「因為你的大腦『發炎』」。

[……]

Read more

精神科診所介紹

高雄精神科:快樂心靈診所、五甲心靈診所,失眠、憂鬱、焦慮、自律神經失調的專家

(手機用戶點選右上方 可進入其他選項)

◎服務五甲、前鎮、林園、小港、大寮的精神科診所

二〇〇八年,陳豐偉醫師率先在五甲二路開設「快樂心靈診所」,當時五甲、大寮、林園都沒有精神科診所。沒多久原本在前鎮的某精神科診所北遷,於是我們也有許多來自前鎮的病人,也有些病人來自旗津、小港、屏東市甚至恆春。

因為病人踴躍,後來我們又在五甲三路開了「五甲心靈診所」,累積已開過五萬多位病人。五甲這一帶的成年人,等於每十人就有超過一人來我們這裡看診過。

許多人很驚訝,現在有這麼多人看精神科喔?其實精神科診所的用藥,對於失眠、焦慮、胡思亂想、強迫思考、暴食,以及壓力造成的憂鬱、慢性疼痛、腸躁症、功能性腸胃問題、自律神經失調都有療效。歐美先進國家的家庭醫師,平常看診有20%以上在看精神科問題,比較困難的才會轉給精神科醫師。臺灣沒有「家庭醫師」制度,有這些問題的病人漸漸發現,找精神科診所最快最好,所以我們的病人數就越來越多了。

[……]

Read more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