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忽視的早期創傷經驗(康健雜誌)
在門診時常出現以下場景:表面看起來不該是慢性憂鬱症的病人,沒有持續明顯的外在壓力,也沒有家族病史,但在其他院所已經服用抗憂鬱藥物超過一年。最後詢問:你小時候有沒有遇過什麼不好的經驗,被罷凌或欺負之類?這時大約有一半機會,病人會開始啜泣,身旁的陪伴者趕緊抽衛生紙給病人。[……]
在門診時常出現以下場景:表面看起來不該是慢性憂鬱症的病人,沒有持續明顯的外在壓力,也沒有家族病史,但在其他院所已經服用抗憂鬱藥物超過一年。最後詢問:你小時候有沒有遇過什麼不好的經驗,被罷凌或欺負之類?這時大約有一半機會,病人會開始啜泣,身旁的陪伴者趕緊抽衛生紙給病人。[……]
上星期一位病人在第二次看診時說,醫師,我吃藥之後更年期症狀就好很多了!這讓我決定,還是要趕快把這篇文章寫出來。
是的,「憂鬱症藥物」可以改善更年期症狀。2013年,美國衛生署(FDA)核准一種新藥可用來治療更年期症狀,尤其是常見的「熱潮紅」。這顆藥,其實就是常用的憂鬱症藥物,只是治療憂鬱症時的標準劑量是20毫克,治療更年期症狀時只需要7.5毫克。[……]
最近的TIME雜誌刊登一篇文章,檢討美國衛生署(FDA)對抗憂鬱劑的「黑盒警示」(black box warning)是否恰當。這「黑盒警示」是說某些抗憂鬱藥物會增加兒童、青少年與年輕成年人的自殺想法與行為。這警示透過媒體與網路的渲染,造成美國年輕病患開藥比例大減。[……]
從我當精神科住院醫師開始,長久接受的教育就是:抗憂鬱劑不是馬上吃馬上有效,可能得經過一連串生化作用改變大腦,快則一星期、有時需要兩、三星期才會有藥效出現。
所以,我們一直有個觀念:如果病人說吃藥後馬上就有效果、很快好起來,可能是心理作用,或他並不是真正的憂鬱症,只是一時心情低落。不過,最近有個研究發現,憂鬱症藥物三小時就能改變大腦,衝擊精神科醫師的舊觀念。[……]
全世界大約有百分之二的人受強迫症所苦,陰魂不散的症狀消耗了病人大量的時間、生活空間、及精神能量,而身旁親密的人,通常也會被捲入消耗的漩渦之中。美國曾有研究指出,強迫症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每年八百多萬美元,占所有精神疾病的5. 7%,其中,強迫症造成的間接損失,主要是個人產能的下降,大約六百多萬美元。[……]
偶爾會遇到病人急切地問我,醫師,你覺得我是精神病人嗎?
十年前在玉里醫院工作時,有少數外表完全看不出異常的病人。他們在鎮上工作,至少有基本工資的收入,往來顧客不會發現他們是來自玉里醫院的病友。為什麼如此「正常」的病人,會被送來東部的長照園區?[……]
台灣健保的特色是就醫方便,想看什麼科,幾乎當天就看得到。但看診次數多,相對的醫師能分給每一位病人的時間就少。精神科也不例外,雖然台灣精神科看診時間通常比看感冒還長,但比起「先進國家」的精神科醫師還是短了許多。[……]
每個人都有機會罹患憂鬱症,需不需要治療,要看對現實生活影響的程度。我常問病人憂鬱症對工作有沒有帶來影響,注意、記憶、反應有沒有變差,有沒有常出錯?有時我會對病人說:「這顆藥對恢復大腦功能效果不錯,我常開給準備考試的病人」,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藥效發揮,病人常常下星期來就說感覺好一些了。[……]
這也不算很新的醫學知識了,不過我是昨天看國外醫藥新聞時才注意到這件事情。得到糖尿病、需要長期服用降血糖藥物的人還蠻多的,但這些病人跟他們的親人,有多少人會注意到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呢?[……]
剛開業時,偶爾會聽到病人抱怨「喉嚨ㄎㄟˊㄎㄟˊ(台語發音)」。服藥治療一陣子後,許多病人很快覺得喉嚨卡卡的感覺有改善。這時自然想說,這症狀應該跟壓力有關吧。後來發現這有個專有名詞「喉球症」(globus hystericus)。[……]
偶爾會出現年輕女孩在服用抗憂鬱藥物之後,發現飲食量降低、體重漸漸減少,高高興興地介紹朋友一起來看診,指定要吃會瘦的藥。事實上,許多業績很好的自費減重診所,藥袋裡少不了原本用來治療憂鬱症與焦慮症的「血清素藥物」(SSRI)。[……]
許多人在密閉空間就覺得心跳快、呼吸不順、流汗、晃動、頭痛、噁心,嚴重點會有恐慌發作的感覺。這一般稱為幽閉恐懼症,有時會嚴重到符合強迫症的診斷強度,感覺快要休克、昏倒,甚至送急診。[……]
現代人壓力大,台灣人工時長,又常有家庭、經濟的壓力,常有許多人抱怨長時間感覺身體疲勞、無力,做點事情就很累。有時媒體也會提到「慢性疲勞症候群」。不過,真正的「慢性疲勞症候群」很嚴重,也很難快速治療好,甚至是比憂鬱症還難處理。我們能做的是:如果發現身邊親友有慢性疲勞症候群,要趕快帶去讓專業醫師鑑定,也許要採取不一樣的治療方法。[……]
最近因為來諮詢的家屬增加,才驚覺即使是中上階層的高知識份子,對於罹患妄想症的父母,也有濃厚的無力感。面對可能還是把你當孩子、大聲駁斥說我沒病的父母,有時能做的,實在有限。[……]
診間偶爾會有病人說,醫師你們不是心靈診所嗎,可不可以談一談讓我不用吃藥也能睡?我會直接跟病人說,如果我跟你談十分鐘就能治好失眠,那就太神奇了。或許只有極少數大師級人物做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