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精神科看診,很快就「好了」,原因是?

台灣健保的特色是就醫方便,想看什麼科,幾乎當天就看得到。但看診次數多,相對的醫師能分給每一位病人的時間就少。精神科也不例外,雖然台灣精神科看診時間通常比看感冒還長,但比起「先進國家」的精神科醫師還是短了許多。

在精神科醫師學習過程中,常從書本、期刊以及前輩的教導裡學到,精神科藥物牽涉到對大腦神經細胞的神經元、突觸與神經傳導物質受器(receptor)的調整,通常要兩三星期藥效才會漸漸出現,有些病人甚至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所以不能太急著換藥,如果等兩星期感覺沒效就換藥,也許是犧牲了藥物原本會有的療效。

不過,現在在台灣精神科門診,大量接觸來自第一線的病人,絕大多數都不是教科書上研究的典型重度病人,更多是接近俗稱「自律神經失調」、「腦神經衰弱」或「壓力症候群」,中輕度的混雜焦慮、憂鬱、失眠。許多病人在會談十幾分鐘、拿了一星期藥物後,下次回診就跟醫師說覺得好多了。怎麼這麼快?有點不合常理。但這也不表示病人「沒病」或「只是心理作用」,有幾個常見的原因是:

一、睡眠比你想像的重要。當焦慮、憂鬱症狀變嚴重時,睡眠常就開始變得困難。然後輾轉反側的睡眠品質,又加重了焦慮與憂鬱。精神科醫師常會開鎮靜劑讓病人在睡前能放鬆,較快入睡。睡一覺起來,精神變好,原先的惡性循環就消失了。連續失眠一星期,身心狀況就會開始變差。反之亦然,好好睡一星期,也會有睡眠的治療效果出現。

二、醫師的話有「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認知心理治療」的效果:短短十幾分鐘問診,通常不會進行深層的會談,不過經由中立的專業人士講出的話,對某些病人會有「再確認」的效果,在支持病人同時,也讓病人調整思考方式。一些因為恐慌、焦慮產生的身體症狀,在醫師的分析後,病人不再過度擔憂,原有的症狀就沒那麼難受了。

三、病人聽到想聽的話了:因為長期壓力、缺乏運動,持續傷害大腦功能,最後導致憂鬱、焦慮、失眠,這些資訊不難取得,但病人自己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不敢自己判斷是怎麼回事。經過問診,病人更堅定自己「要調整生活方式」的信念,同時也取得要求別人配合的合理性,一些人際壓力可能也因此減輕。中輕度的病人,在一些調整後症狀減輕,自己的意志力就容易發揮出來了。

這些服藥一星期就覺得症狀大幅改善的病人,有些會繼續服藥一陣子以確保療效,有些就這麼消失不再回來,有些在消失一陣子後又再出現,因為原本已經減輕的症狀又出現了。身心科的問題往往是「多因子」決定,所以該服藥多久,沒有標準答案,只有研究統計可以告訴我們,持續服藥多久可以降低復發率,但服藥太久的「邊際效應」會大幅下滑。對中輕度的病人來說,看診、服藥、改善睡眠、加強運動、調整生活步調,這是個起點。看診服藥會讓第一步容易跨出,但如何持續改變生活方式、調整對待外界人事物的互動模式,這還是需要長時間投入心思來設想、執行,有時不是單單吃藥就能完全解決。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附註一:本文牽涉到許多失眠相關概念,來自作者累積多年數萬病人臨床經驗與上千篇文獻閱讀,底下列出重要值得參考的「教科書等級」學術書與重要文獻及專業醫學網站連結:
  1.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Springer)
  2. Stress, and Allostasis-Induced Brain Plasticity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3.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Springer)
  4. Healing the angry brain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5.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6. DSM-IV-TR (APA)
  7. DSM-IV-TR in Action (Wiley)
  8. Managing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MedScape)
  9. Sleeping Pills May Cut Risk for Suicidal Thoughts in Depression (MedScape)
  10. Poor Sleep Slows Work Productivity (MedScape)
  11.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MedScape)
  12. Want to Improve Patients' Mental Health? Start With Their Sleep (MedScape)
  13. Sleep Problems Linked to Suicidal Thoughts in Youth (MedScape)
  14. Could Better Sleep Prevent Dementia? (MedScape)
  15. Sleep and Pain Are Definitely Coupled—but How Tight Is This Coupling? (MedScape)
  16. Poor Sleep May Drive Obesity, Hypertension in Black Women (MedScape)
  17. Weekend Sleep-in May Lower Mortality Risk (MedScape)
附註二:這篇文章有提到藥物,基於醫療專業應有的平衡報導,在此提醒您,藥物治療是健保醫療的選項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模式。有許多病人服藥後因為成效不錯,定期回診,我們醫師持續看到的,自然是這些對藥物反應好的病人。但也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不佳、有些病人服藥後因為副作用不回診。藥物不可能完美,只是選項之一,也有人靠高密度的運動改善睡眠。這是面對藥物時,醫療人員應帶給病人的思考面向。
本篇發表於 失眠。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