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症藥物讓西洋棋高手表現更好

臺灣過動症小孩的父母,有些發現小孩服藥後成績變好。國外競爭激烈的頂尖大學學生,把過動症藥物當「聰明藥」濫用已不是新聞。過動症藥物會讓服用者「變聰明」嗎?許多研究提出正反不同的見解。最近一份發表在「歐洲神經心理藥物學」(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的研究,用巧妙的研究方式,讓我們多了一分瞭解。

研究者找來39位曾在西洋棋競賽中表現出高超技藝的玩家,分別在服用methylphenidate(著名的過動症藥物「利他能」)、modafinil(另一種興奮劑,常用在猝睡症與嗜睡症,國外有錢人常用的「聰明藥」)、咖啡因(也算是興奮劑)、安慰劑後,用電腦程式玩20次每次15分鐘的西洋棋遊戲。當然,這也就表示這是短時間、快節奏的非正式競賽。

研究人員分析總共3059次競賽後發現,這三種興奮劑成分都會讓玩家的表現更好,贏面更大,但咖啡因並沒有帶來顯著改變,服用methylphenidate與modafinil的玩家有統計上的顯著效應。

有意思的是,在四種狀況下做的神經心理測驗,並沒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有些服藥前後的差異,在常用的測驗裡看不出來,但會呈現在競賽成績上。

不過,雖然服藥改善這些西洋棋玩家的成績,但付出的代價是「思考時間變長變慢」。有些棋局就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另一個問題是藥物副作用。39位受試者裡,有15位對modafinil出現副作用,11位對methylphenidate出現副作用,6位對咖啡因有副作用。相對安慰劑只有2位。最常見的副作用是頭痛、失眠、焦躁不安。這是要把藥物當聰明藥時最大的問題。

從研究成果來看,這些藥物讓受試者思考速度緩慢下來,延長思考時間,帶來更好的表現。但有時因此來不及做決定,是付出的最大代價。

這研究告訴我們,在許多競賽中,禁止參賽者服用提神、興奮藥物,是很有道理的。但如果因為過動症狀影響學習、導致成績低落、學校環境適應不良,父母想讓小孩嘗試藥物呢?

在此我的看法是:這是個爭議的議題,每個人有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信仰,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決定。不同價值觀的人不需要互相嚴厲批評。但服用過動症藥物讓西洋棋玩家贏面變大,這研究結果並不能推論到藥物能改善多數學習問題。我們需要更多巧妙的研究設計,來理解興奮劑成分對大腦各個作用的利弊得失。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底下是一些重要的參考資料

  1. ADHD in Adults: Characteriz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ambridge Medicine)
  2.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In Adults Workbook (Taylor Trade Publishing)
  3.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In Adults: Practical Help and Understanding (Taylor Trade Publishing)
本篇發表於 過動症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