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鎮靜安眠藥,是對人生的瞭悟

從報章雜誌,網路搜尋,我們可以看到成千上萬、排山倒海而來,對鎮靜安眠藥物的攻擊,最直接的就是說,這些藥物會增加癌症、失智症、總死亡率。這些資訊,在臉書上傳,在Line群組傳。有時很佩服一些年老病人,淡定地每個月會來拿藥。有時他們會說:「我都這個年紀了,好好睡比較重要,以後的事情管那麼多!」

最近有一篇嚴謹的「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認為服用鎮靜安眠藥,對總死亡率並沒有什麼影響。說實在啦,有些科學研究能力的人都知道,媒體上傳的那些關於鎮靜安眠藥的負面消息,絕大多數只是「相關性研究」。什麼是相關性研究?比如說:「這些失智老人服用失智症藥物後,幾年內紛紛過世了」、「這些老人動了髖關節手術後,幾年內紛紛過世了」「這些老人加上心律不整藥物後,幾年內紛紛過世了」。如果單純跑統計,這些藥物、手術,跟死亡率確實「相關」。但,真正的死因,是老人的大腦與身體器官退化、出了狀況。因為這些狀況才需要服藥、動手術。

如果要進行有足夠證據力的研究,我們就得針對來看診的病人,隨機分派一半的人吃鎮靜安眠藥,一半的人不吃藥,然後長期追蹤。但現實上我們做不到,任何研究機構都無法長期掌控能自由行動的病人。你強行分派不吃藥的病人,會不會透過其他管道取得藥物?現在那些懷疑鎮靜安眠藥後遺症的研究,大多數都是從健保、醫療保險資料庫跑統計,能取得的資料有很大限制。

已經有其他研究顯示,會服用鎮靜安眠藥物的人,有一定比例其實已經有其他身體、心理狀況,如合併焦慮症、憂鬱症、三高疾病、失智症、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等等。若只針對這些人統計,之後的罹病率、死亡率當然會高過沒有服用鎮靜安眠藥物的人。

而一些「相關性研究」最不合理的是:有些研究結果顯示,短期服用鎮靜安眠藥物,也會讓罹病率、死亡率顯著上升。這些數據的正確解讀,其實叫做「嚴重的研究缺陷」。「先進國家」服用鎮靜安眠藥物的比例快速上升,在某些歐洲國家已經有超過10%成年人口在服用鎮靜安眠藥,曾經短期服用的可能已經超過20%。如果短期服用也會有這麼可怕的結果,那我們應該會看到某些歐洲國家人民的平均年齡大幅度縮短,安養院裡擠滿失智老人。

結果當然不是這樣,這些歐洲先進國家人們的健康狀況還是比臺灣好多了。所以我們就知道了,那些「相關性研究」根本沒有排除這許多「干擾因子」(confounding factor),也被媒體拿來當一回事報導。有時有些研究者為了上媒體打知名度,過度詮釋自己的研究成果,避談「干擾因子」(有時媒體也不想聽),結果就造成許多誇大報導,讓民眾得到無謂的恐懼。

另一個可以讓我們拿來推論的是:酒精跟鎮靜安眠藥物(benzodiazepine)是結構相似、作用相近、算是同一大類的化學物質,而許多科學研究都證實,酒精的短期、長期副作用與成癮性,都遠高於目前常用的鎮靜安眠藥。好啦,如果所有的現行的鎮靜安眠藥,短期服用也會增加失智症、癌症跟總死亡率,那偶爾喝酒的人是不是也會有一樣下場?

所有的證據都指向,那些「相關性研究」,有很大的研究缺陷,應該是要在科學、專業社群內討論如何讓下一次研究作得更好,而不是貿然對媒體發佈。

這類相關性研究的有名案例,是有人做完研究後說「喝咖啡會增加胰臟癌」,這訊息透過媒體傳播後製造很大恐慌,幾年後科學家以更完善的研究設計,才又說明「沒這回事」。科學家發佈「相關性研究」,是要提醒科學社群「這問題值得注意,值得投入更多資源,來搞清楚前因後果到底是怎樣」。也許每一百個相關性研究,最後會有一項研究結果得到確認,這對人類社會就會帶來很大貢獻。但面對這些研究,有時我們要學習,不要過度恐慌。

面對這麼多散播恐懼的資訊,許多病人還是淡定地繼續服藥,有時覺得蠻佩服,我想他們對於如何好好度過人生,應該已經有自己清楚的看法。我瞭解這些科學研究的限制,所以偶爾喝點酒,必要時吃點鎮靜、安眠藥物,一點也不會擔心。但我也會鼓勵病人在狀況穩定後漸漸減藥。畢竟,藥物多少都會有副作用。我們從藥物得到好處,但也會希望盡量避免副作用。鎮靜安眠藥物長期服用,常見問題是生理心理的依賴性。藥物殘留到白天,對大腦功能多多少少有些負面影響。當然,讓病人好睡、降低焦慮,病人得到的好處有時遠大於副作用。總之,人生很少有百分之百無害、絕對只有好處的選擇。最後還是要靠自己做決定啦。

(本篇文章主要引用文獻是:Benzodiazepines and risk of all cause mortality in adults: cohort study BMJ 2017)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附註一:本文牽涉到許多失眠相關概念,來自作者累積多年數萬病人臨床經驗與上千篇文獻閱讀,底下列出重要值得參考的「教科書等級」學術書與重要文獻及專業醫學網站連結:
  1.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Springer)
  2. Stress, and Allostasis-Induced Brain Plasticity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3.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Springer)
  4. Healing the angry brain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5.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6. DSM-IV-TR (APA)
  7. DSM-IV-TR in Action (Wiley)
  8. Managing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MedScape)
  9. Sleeping Pills May Cut Risk for Suicidal Thoughts in Depression (MedScape)
  10. Poor Sleep Slows Work Productivity (MedScape)
  11.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MedScape)
  12. Want to Improve Patients' Mental Health? Start With Their Sleep (MedScape)
  13. Sleep Problems Linked to Suicidal Thoughts in Youth (MedScape)
  14. Could Better Sleep Prevent Dementia? (MedScape)
  15. Sleep and Pain Are Definitely Coupled—but How Tight Is This Coupling? (MedScape)
  16. Poor Sleep May Drive Obesity, Hypertension in Black Women (MedScape)
  17. Weekend Sleep-in May Lower Mortality Risk (MedScape)
附註二:這篇文章有提到藥物,基於醫療專業應有的平衡報導,在此提醒您,藥物治療是健保醫療的選項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模式。有許多病人服藥後因為成效不錯,定期回診,我們醫師持續看到的,自然是這些對藥物反應好的病人。但也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不佳、有些病人服藥後因為副作用不回診。藥物不可能完美,只是選項之一,也有人靠高密度的運動改善睡眠。這是面對藥物時,醫療人員應帶給病人的思考面向。
本篇發表於 失眠 並標籤為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