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思覺失調症,你應該知道的十個重點

最近《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廣受歡迎,跟「思覺失調症」有關的資訊,也就得到更多人關注。台灣大約有十萬思覺失調症患者,許多人認識罹患這疾病的親友。我們該如何看待思覺失調症?

一、不同病人的思覺失調症病情、症狀差異很大

有些病人只需要服用低劑量藥物就能維持長期穩定,有些病人即使服用高劑量藥物還是只有改善一部分。有極少數病人服藥一陣子穩定後選擇停藥、觀察很久都沒復發。有些病人每天固定服藥,就可以繼續原有的專業工作—-比如當國中小老師,完全沒問題。

即使現在醫療發達,還是有極少數病人最後得長期住在療養院。不過,會在診所固定看診的病人,大部分都還有工作能力,有人在工廠工作,有人負責清潔打掃,有人做網拍、直播賣產品,有些人在服務業,各式各樣各種狀況都有。

二、幻聽、妄想是最常見症狀

會察覺病人發病,通常是因為病人出現人聲幻聽、妄想,持續一段時間、而且對現實生活造成影響。

「人聲幻聽」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幻聽內容有時沒有特殊意義,有時會在討論或批評跟病人有關的事情。有些幻聽會講讓病人高興的話,但也有些幻聽會讓病人很煩躁、心情變差。有些幻聽會指使病人去做什麼事情。

病人常出現被害妄想、被監視妄想,有時覺得自己有讀心術、或別人可以偵測到自己的想法。電磁波干擾、遠端監視、大腦被外星人或特務機關植入晶片,是常出現的症狀。有些病人會覺得電視、報紙、網路都在談論他的事情,或別人的竊竊私語可能跟他有關。

幻聽、妄想是所謂「正性症狀」,會干擾病人言行、讓外界察覺有問題。服用藥物對「正性症狀」通常有不錯療效。但這只是病人會遭遇的問題之一而已。

三、「負性症狀」是長期問題

思覺失調症病人在「正性症狀」爆發前、以及在服藥改善幻聽妄想之後,仍需長期面對各種動力、動機、活力降低,社會退縮、人際關係退化,以及大腦認知功能下滑的問題。

要避免負性症狀的長期影響,就要讓病人持續接收到社會刺激。找到適當的工作是最好的方法,有工作就有收入與人際關係。關心病人的父母、親友,常會為了替病人安排工作不斷動用資源,尋找能包容他的工作環境。

四、藥物副作用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現在多數病人服用的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已經很少出現電視上演的「錐體外症候群」副作用。但其他長期副作用還是很讓人煩惱。

嗜睡、容易發胖,是病人服藥最常見的副作用。其實第二代藥物裡,也有不會嗜睡、不太會發胖的藥物,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每種藥物都會有些副作用,看起來副作用較少的藥物,有些病人吃了效果不好。要找到有療效、副作用在可接受範圍內的藥物,有時候需要一些時間。

五、思覺失調症病人一定要吃藥嗎?

如果病人正性症狀很明顯,或曾經歷「停藥後復發」,多數醫師這時都會建議要長期服用藥物。

有些家屬聽到要長期服藥、不會痊癒,常會抱怨。這時我會跟家屬說,我們要感謝發明藥物的人。在發現藥物療效前,歐美國家有許多思覺失調症病人被迫住在超大型療養院裡,與社會隔絕。藥物改變了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模式,讓病人可以離開療養院、重回社會。

每個人的病情、體質不同,有少數人找不到適合的藥物,有少數人對藥物副作用很敏感。但就統計數字來看,持續服藥,對病人與家屬仍是「利遠大於弊」。

六、病人幻聽、妄想嚴重時,親友該怎麼辦?

對病人來說,這些幻聽、妄想的內容與感覺,是非常真實的,他的大腦聽覺皮質是真的有感應到這些聲音。所以,不需要否定他的經驗,不要反駁說沒有這些事情。

有時,可以試著跟病人聊聊他所聽到、感受到的,用他的語言討論幻聽詳細的內容,聽他解釋為什麼會有那些異樣的感覺。有時幻聽、妄想會讓病人做出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的舉動,以「同理」的方式讓病人願意表達,我們才知道該如何協助病人。

傾聽病人的幻聽、妄想時,我們也可以了解這些症狀為病人帶來什麼困擾。這時,就能以「減輕困擾」(如聲音有點吵會讓我分心、心情不好)為理由說服病人就醫。

七、什麼時候需要把病人帶到醫院?

當病人正性症狀惡化,開始服藥時,因為藥物藥效需要一段時間漸漸發揮,如果藥效出來前,察覺病人症狀還是嚴重,為了保護病人,可以先帶到大醫院急診,會有值班的精神科醫師來看病人,必要時可以先打針,讓病人的症狀加快速度穩定下來。

即使病人長期服藥、多數時間穩定,有時還是會因為不明原因復發。當病人症狀惡化時,先到醫院急診治療,也是選擇之一。

八、病情惡化時,住院對病人會有什麼幫助?

當病人受到幻聽、妄想影響時,有時會傷害自己、傷害別人、或無法好好照顧自己。這時,住院可帶給病人較完整的安全防護。

住院時,除了醫師可以每天探視外,病房裡還有護理、心理師、社工、復健師,有許多人陪伴、關心,還會有人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鼓勵病人運動,增加人際互動。

有些病人在住院時會認識其他病友,因為有類似的經歷,常能成為互相支持鼓勵的好朋友。

九、我們應該怎麼跟病人說明他的病情?

現在有像《我們與惡的距離》這樣的電視劇,有些病人對「思覺失調症」這病名比較能接受。就像這世界上有許多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強迫症、過動症的病人,醫學的發達,讓許多人成為「病人」,或擁有某些疾病的特徵。以「眾人皆有病」的概念,讓病人接受「其實許多人都有他的苦難只是我們不知道」,這是親友可以考慮的策略。

以醫學角度來看,可以跟病人說思覺失調症是「大腦內分泌失調」,藥物可以協助恢復平衡。雖然這是個簡化的說法,但也是大家都聽得懂、最不會帶來「污名化」的解釋方式。

十、我們適合跟病人說,你得到這疾病是「因為你很勇敢」嗎?

電視劇這麼演是因為很有戲劇效果,而且劇中的社工跟病人有很好的互動與互信。產生魔力的不是這句話,而是社工長期對病人的關懷。

我們不需要去套電視、電影或小說裡的名言。重要的是,重視病人身為「一個人」會需要的存在意義、自我肯定、以及來自朋友、同事的支持。病人也會有跟其他人一樣的物質與心靈上的需求,也會希望有人願意傾聽與理解他們。

最後要說的是:思覺失調症患者的主要照顧者,如父母、伴侶、或親近的兄弟姊妹,往往會長期承受重大的心理壓力。他們的辛苦,就如同電視劇裡演的,甚至是遠遠超過。當我們關心思覺失調症患者時,也要記得要多協助、關懷照顧他們的親人。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本篇發表於 精神分裂症。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