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瞭解產後憂鬱症,關心媽媽與寶寶

這星期疑似產後憂鬱症母親手刃嬰兒數十刀的新聞,震驚社會大眾。但到Google查詢「產後憂鬱症」,排名第一頁的資訊多數來自大眾媒體,有一些不清楚或錯誤的地方。我比對國外專業醫療網站,為網友整理重點如下:

婦女生後得到憂鬱症的比例並沒有偏高

有 些網頁誤傳「產後憂鬱症半數產婦都會有」,這是把「產後鬱悶」(postpartum blues)誤為「產後憂鬱症」了。「產後鬱悶」通常在生產後48小時開始,尖峰在第3-5天,可延續兩星期,產婦會出現情緒起伏、容易流淚、暴躁、失 眠。原因可能是生產後賀爾蒙的劇烈變化所致。「支持」與「衛教」可改善「產後鬱悶」,但有20%左右最後會惡化成「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事實上,產後憂鬱症的發生率跟女性在其他時間點憂鬱症的發生率比較起來並沒有明顯偏高。問題在於,產後憂鬱症常 會影響到媽媽對小孩的照顧能力,對小孩留下長期的負面影響。對某些憂鬱症病人,我們可尊重其自主權,未達一定嚴重程度不需要外界介入。但產後憂鬱症若牽涉 到小孩的成長、發育,就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了。

後憂鬱症對小孩的影響

產後憂鬱症可能會削弱嬰兒跟母親的親密關係(依附關係),造成行為問題,甚至影響嬰兒的認知能力。產後憂鬱症在小孩身上的副作用可能會延續很久,這使我們必須正視。

產 後憂鬱症的「定義」,從「產後一個月內病發」到「產後一年內病發」都有。以對小孩的影響來看,我會較傾向「產後一年內病發」的定義,提醒父母重視小孩的成 長。同時這也提醒男生,雖然社會文化傾向由媽媽負擔較多照顧小孩的工作,但若媽媽出現憂鬱症狀,爸爸一定要多扛起照顧小孩的責任。

若以「產後一年」來計算,「產後憂鬱症」的發生率大約13%,以產後4-6週的發生率最高,大約會持續三個月。和一般憂鬱症相較,產後憂鬱症持續時間較短,但三個月也夠久了。

後憂鬱症是大事,要積極處理

產後憂鬱症跟一般憂鬱症最大的不同是媽媽會出現不想照顧嬰兒、因此產生罪惡感、或出現想傷害或殺死嬰兒的強迫性想法。由新生兒誕生的喜悅氣氛底下,病人常會隱藏症狀,讓家人不易發現問題。

一 旦發現產後憂鬱症的徵兆,恐怕就不是如媒體報導的「傾聽與支持」就好。抗憂鬱症藥物這時是首選,尤其是過去有憂鬱症病史、或之前生產曾出現產後憂鬱症的高 危險群,會需要盡快給藥。但如果有餵母乳,就需選擇服用母乳滲透率較低的抗憂鬱藥物,且需密切注意嬰兒的行為,觀察有沒有受到抗憂鬱藥物的間接影響。如果 嬰兒是早產兒,因為此時肝功能尚未成熟,缺乏代謝藥物的能力,就不適合服用抗憂鬱藥物。

由於哺乳的限制,以及某些媽媽心理上不願意服用抗 憂鬱藥物,「加強運動」是對抗產後憂鬱症的最佳處方,專家的建議是「一週五次以上,每次超過半小時的有氧運動」。不過,這跟台灣「坐月子」的觀念不太符 合,可能會有許多長輩無法接受。有些病人嘗試草藥、高劑量維他命、omega-3脂肪酸、按摩、針灸、芳香療法等另類療法,有時也會有一些額外的療效。

另 一個預防產後憂鬱症的好方法是「支持性團體」。國外較常見最好的「支持性團體」是pram-walking,也就是大家一起推著嬰兒車到戶外散散心。在台 灣人口密集的都市,可能很少父母會想在空氣污染底下推著小孩外出吧?不過,事在人為,既然騎腳踏車可以成為全民運動,婦產科醫師、社區組織或婦女團體也可 以出面來推廣pram-walking,舒緩產婦的身心壓力,還可以多找些同好交換媽媽經與爸爸經。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附註一:本文牽涉到許多憂鬱症相關概念,來自作者累積多年數萬病人臨床經驗與上千篇文獻閱讀,底下列出重要值得參考的「教科書等級」學術書與重要文獻及專業醫學網站連結:
  1.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Springer)
  2. Brain, Behavior and Epigenetics (Springer)
  3. Stress, and Allostasis-Induced Brain Plasticity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4.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Springer)
  5. Healing the angry brain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6. Introduction to Psychoneuroimmunology (Elsevier)
  7. Impulsivity, The Behavioral and Neurological Science of Discounting (APA)
  8.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9. DSM-IV-TR (APA)
  10. DSM-IV-TR in Action (Wiley)
  11.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Disabling and Dangerous (MedScape)
  12. Antidepressant Use Rising, Especially in Women (MedScape)
  13. Brain Inflammation Tied to Depression, Suicidal Thoughts (MedScape)
  14. Brain Imaging Reveals the Impact of Untreated Depression (MedScape)
  15. Mediterranean Diet May Keep Late-Life Depression at Bay (MedScape)
  16. ‘Small Dose’ Exercise Guards Against Depression (MedScape)
  17. Moderate Fish Consumption May Reduce Depression Risk (MedScape)
  18. Sunshine Directly Influences Suicide Incidence (MedScape)
  19. Association of Vitamin D Levels with Incident Depression among a General Cardiovascular Population (MedScape)
  20. Managing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MedScape)
附註二:這篇文章數度提到憂鬱症藥物,基於醫療專業應有的平衡報導,在此提醒您,藥物治療是健保醫療的選項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模式。有許多病人服藥後因為成效不錯,定期回診,我們醫師持續看到的,自然是這些對藥物反應好的病人。但也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不佳、有些病人服藥後因為副作用不回診。藥物不可能完美,只是選項之一,也有人靠高密度的運動改善憂鬱症。這是面對藥物時,醫療人員應帶給病人的思考面向。
本篇發表於 憂鬱症。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