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憂鬱,該何去何從?(洪曉琪醫師)

憂鬱,是很常見的一個情緒反應。當我們遭逢生活上的不順遂,情緒就會隨之反應,通常這時候伴隨而來的就是憂鬱這樣一個情緒。憂鬱的時候,我們難以成眠,食不下嚥,對朋友的邀約提不起勁,也對生活上的事物感受不到喜悅。受傷擦破皮膚了,身體會自然啟動免疫反應,皮膚也會完成修復新生,雖然有了疤痕,但新生的皮膚一樣能擔負起保護和隔絕的作用。情緒一樣也有它自己的修復機制,有時候休息幾天,喘口氣,稍微遠離壓力來源,受傷的心情就能再度恢復,打起精神去處理問題。那麼,怎樣的情況下,憂鬱是需要尋求外援和專業協助的呢?

如果憂鬱過度沉重、時間又拖延得太長,靠自己一個人努力去克服,那過程可能會太孤單又太辛苦。憂鬱過重過深,會讓你失去生活的動力,找不到解決的方法,也看不到未來的方向。這時候的你,會對自己失去信心,無法再相信自己還具備站起來的能力。這樣的憂鬱也會讓你找不到活著的意義,覺得自己的存在是多餘的,甚至可能開始思考結束生命的方法。而延續太久的憂鬱,指的是上述那樣的狀況,已經持續超過了半個月,而你還看不到情緒好轉的跡象。

持續長時間的沉重憂鬱,會耗損掉我們的能量,也會侵蝕我們的自尊,讓我們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責的惡性循環中。可能你已經試著找親密的朋友、找信任的親人、找尊敬的長輩傾訴,卻依然徒勞無功,那何妨不讓身心科醫師了解並進一步幫忙你呢?

當然我們可能會依你的狀況,給予強度不一的幾顆藥丸,謂之「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這難以從字面上窺得其奧祕的科學名稱,簡單說就是抗憂鬱劑。但縱使診斷、用藥如此平板單一,每個人的憂鬱還是有它的不同面貌。有些人變得易怒,動不動就對一點生活瑣事生氣。有些人變得容易哭泣,只稍微觸動情緒,眼淚就無法停住。有些人可能會藉著工作轉移情緒,讓自己變成轉個不停的忙碌陀螺。而有些人可能變得陰沈壓抑,把自己縮進角落,鎖上房門,誰也不見,什麼事也不做。

我們無法單一歸因憂鬱症發生的原因。基因決定了我們一部分的心理素質,有些人天生粗線條,有些人則纖細敏感。有些人從小大方好動,有些人則是害羞內向。後天環境則決定了我們另一部分的心理素質。被忽略遺棄的童年、家暴受虐下長大的孩子、學生時代遭受霸凌等等,這些都可能在我們的心上埋下憂鬱的種子。如果再遭遇朋友背叛、感情不順,或工作過勞負擔,憂鬱可能就會在心裡發芽生根,然後持續被內在心理素質和外在環境壓力滋養,開出枝葉,終至壓垮自己。

所以,我的憂鬱,該何去何從呢?那些一致的、相同的憂鬱面貌,情緒低落、失眠、食慾降低、失去興趣、自責、罪惡感、輕生意念等等,抗憂鬱藥物在各個面向都有極好的療效,這是無庸置疑的。至於那些因人而異的其他憂鬱面貌呢?是不是太容易焦慮緊張?是不是太敏感太情緒化?是不是太過在意旁人觀感?是不是過去的回憶始終糾纏?是不是眼前的生活壓力已經超過負荷?這些好多好多的疑問,就留到診間,一起努力抽絲剝繭,找出改善和調整的方向。

憂鬱的時候,你可以不必急著振作,也可以不必急著努力裝出笑臉。你不需要迎合別人,也不用勉強自己。憂鬱的時候,好好聽聽看,你受傷的心想要對你說什麼?有一天,當你回顧這一切,你會發現那曾經傷痕累累的心,如今已經癒合,雖然疤痕滿佈,卻比以前更加溫柔堅韌。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附註一:本文牽涉到許多憂鬱症相關概念,來自作者累積多年數萬病人臨床經驗與上千篇文獻閱讀,底下列出重要值得參考的「教科書等級」學術書與重要文獻及專業醫學網站連結:
  1.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Springer)
  2. Brain, Behavior and Epigenetics (Springer)
  3. Stress, and Allostasis-Induced Brain Plasticity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4.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Springer)
  5. Healing the angry brain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6. Introduction to Psychoneuroimmunology (Elsevier)
  7. Impulsivity, The Behavioral and Neurological Science of Discounting (APA)
  8.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9. DSM-IV-TR (APA)
  10. DSM-IV-TR in Action (Wiley)
  11.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Disabling and Dangerous (MedScape)
  12. Antidepressant Use Rising, Especially in Women (MedScape)
  13. Brain Inflammation Tied to Depression, Suicidal Thoughts (MedScape)
  14. Brain Imaging Reveals the Impact of Untreated Depression (MedScape)
  15. Mediterranean Diet May Keep Late-Life Depression at Bay (MedScape)
  16. ‘Small Dose’ Exercise Guards Against Depression (MedScape)
  17. Moderate Fish Consumption May Reduce Depression Risk (MedScape)
  18. Sunshine Directly Influences Suicide Incidence (MedScape)
  19. Association of Vitamin D Levels with Incident Depression among a General Cardiovascular Population (MedScape)
  20. Managing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MedScape)
附註二:這篇文章數度提到憂鬱症藥物,基於醫療專業應有的平衡報導,在此提醒您,藥物治療是健保醫療的選項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模式。有許多病人服藥後因為成效不錯,定期回診,我們醫師持續看到的,自然是這些對藥物反應好的病人。但也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不佳、有些病人服藥後因為副作用不回診。藥物不可能完美,只是選項之一,也有人靠高密度的運動改善憂鬱症。這是面對藥物時,醫療人員應帶給病人的思考面向。
本篇發表於 憂鬱症。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