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吃菜好過吃藥

三二二總統大選開票前幾小時,一位支持綠營的朋友緊張、焦慮地吞下一顆「百憂解」。我笑著跟她說,百憂解的藥效大約要連續吃一個月才會有效,臨時吃一顆,只能當安慰劑吧。她應該吃一顆快速作用的抗焦慮劑才對。

人的大腦很複雜,導致心情不好的原因有許多種,單一處方的抗憂鬱劑成效有限,通常只會有三分之二病人感覺到有療效。而有療效的病人裡,有三分之一只感到輕微有效,有三分之一不吃藥也會好轉。所以,真正因為抗憂鬱劑讓心情顯著改善的比例,算一算不過九分之二。

吃抗焦慮藥物幫忙放輕鬆、改善睡眠品質,有時可以讓心情更加改善。但抗焦慮藥物容易成癮、有耐受性,理論上不應長期使用。所以,教科書上會建議可同時給予病人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可增強藥物的作用。

不過,在台灣,若想用健保得到完善的心理與認知、行為治療並不容易,自費尋求治療的費用與時間成本則遠非一般小市民能負擔,這時,改變生活形態,必要時搭配藥物治療,可能是改善心理健康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一 項英國的跨社區大型研究指出,改善飲食(多吃菜、多吃水果),以及增加運動量,和健康狀況的改善明顯相關。研究顯示,短時間內,心理健康改善的幅度大於生 理上的健康。而「快樂」與「心靈平靜」,是研究對象認為改善最多的項目。由於這些研究是伴隨著英國的社區健康改善計畫,研究者認為,外在力量的介入與讓社 區居民感受到的關心,也是促進心理健康的原因之一。

也就是說,多吃 菜、多吃水果、多運動、有人關心你,讓你快樂的程度,可能比百憂解還有效。這並不是說藥物不重要。重度憂鬱症病人、或如名作家吳淡如自述的憂鬱症家族,對 藥物的反應通常會特別好。當一個人心情跌入谷底時,吃些藥讓白天放鬆心情、晚上換取好眠,才會有力氣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才有可能運動,以及找外界資 源、朋友幫助自己。

不管是身體或心理的問題,一旦脫離緊急狀況、恢復 個人自理能力時,「改善生活形態」所能帶來的改變,往往比藥物還大。最近許多跨國研究都顯示:光靠吃藥來降低一些抽血檢查的指數,不見得會延長壽命。對於 壽命有限、而且健康狀況常受制於體質、基因的人類來說,改變生活方式,讓自己快樂一點,或許是更好、更實際的人生態度。



本篇發表於 運動與營養。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