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誤解的「慢性疲勞症候群」

現代人壓力大,台灣人工時長,又常有家庭、經濟的壓力,常有許多人抱怨長時間感覺身體疲勞、無力,做點事情就很累。有時媒體也會提到「慢性疲勞症候群」。不過,真正的「慢性疲勞症候群」很嚴重,也很難快速治療好,甚至是比憂鬱症還難處理。我們能做的是:如果發現身邊親友有慢性疲勞症候群,要趕快帶去讓專業醫師鑑定,也許要採取不一樣的治療方法。

雖然目前還沒有普遍接受的「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但研究醫師一致公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盛行率並不高,可能只在0.2%~0.4%。通常這是指突然而來、大致可以講出病發時間,然後快速發展成嚴重的疲勞症狀,持續超過六個月,靠休息無法恢復。要達到這診斷,還得強烈到會影響病人的工作、生活、學業,甚至到無法繼續的程度。

要確認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得先鑑別診斷,這不是因為病人本來就有重度憂鬱症、或其他如甲狀腺問題造成的疲勞。醫師通常會建議憂鬱症病人多運動,但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特徵則是,在較高強度的運動或勞動後,反而會造成強烈的疲倦、肌肉痠痛,不得不休息一兩天。

慢性疲勞症候群在各年齡層都會出現,甚至國外還會專門探討發生在兒童、青少年的慢性疲勞。但大致上,四、五十歲的病人較多,且女性遠多於男性。同時病人還得出現好幾個其他相關症狀,如注意力記憶力變差、喉嚨痛、淋巴結疼痛、肌肉疼痛、關節莫名疼痛、新發生的劇烈頭痛、無法睡飽的睡眠。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成因,現在傾向於「不只是心理因素」。基因、感染、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的問題,都有可以惡化慢性疲勞症候群。而壓力可能是誘發因子,因為壓力本身就會影響免疫與內分泌系統。目前沒有找到在最源頭引發慢性疲勞的單一因子,抽血檢查、腦部電腦斷層無法找出任何證據,所以還是只能靠醫師的經驗跟病人描述的病史來判斷。

面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人時,醫病溝通不容易。病人一開始會很難接受,這麼嚴重的疾病,各醫院做遍檢查,卻找不出任何病因。醫師想了解病人承受的壓力與心理問題時,病人常會排斥。而一些非藥物的治療,也常讓病人反彈,覺得醫師在說他精神有問題。這些都需要醫師有耐性地跟病人解釋。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相當不容易、也很難預測療效。基本的抗憂鬱藥物以及安眠藥,可以減少病人的不舒服,改善睡眠,避免病人因為痛苦產生自殺的念頭。健康的飲食、生理回饋訓練、認知行為治療、禪修、瑜珈也可能會有幫助。通常也須對對原有生活方式徹底調整。

最實用、醫師可以建議病人施行的,是漸進式地增加運動量。通常是有氧運動,從低強度的運動項目開始,如果發現會引發過度疲累,就還要再降低運動強度。有可能是從每天三到五分鐘、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然後以每兩、三星期增加20%運動量的速度,很慢、很慢地將運動時間拉長到一天三十分鐘。一旦能到達一天三十分鐘,接著就加強運動強度。但切記,運動量的增加必須按照計畫落實,不可以時高時低。

雖然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人不多,但有得到妥善治療的只有20%。如果你能引導有這問題的親友接受治療,就可以大幅提升他的生活品質,甚至減少他得到憂鬱症或自殺的機率。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附註一:本文概念來自作者累積多年數千疼痛病人臨床經驗與多篇文獻閱讀,底下列出重要值得參考的學術書與重要文獻及專業醫學網站連結:
  1.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Springer)
  2. Stress, and Allostasis-Induced Brain Plasticity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3.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Basic and Clinical Aspects (Springer)
  4. Introduction to Psychoneuroimmunology (Elsevier)
  5.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6. DSM-IV-TR (APA)
  7. DSM-IV-TR in Action (Wiley)
  8. The Headache Handbook: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RC Press)
  9. Neuropathic P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Antidepressant Use Rising, Especially in Women (MedScape)
  11. Brain Inflammation Tied to Depression, Suicidal Thoughts (MedScape)
附註二:這篇文章數度提到藥物,基於醫療專業應有的平衡報導,在此提醒您,藥物治療是健保醫療的選項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模式。有許多病人服藥後因為成效不錯,定期回診,我們醫師持續看到的,自然是這些對藥物反應好的病人。但也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不佳、有些病人服藥後因為副作用不回診。藥物不可能完美,只是選項之一,也有人靠高密度的運動改善。這是面對藥物時,醫療人員應帶給病人的思考面向。
本篇發表於 疼痛與身體症狀。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