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名偵探的守則」,笑死人的戲謔之作

某個沒有帶紙本書出門的週末,我隨意到Readmoo看看,下載了一些推理小說的電子書。恰好看到東野圭吾的「名偵探的守則」,讓心情變得還不錯。這稱不上什麼鉅作,或許買電子書看看就好,不用佔書房空間。這本書適合用來度過假日閒暇,迎接下星期的沈重工作。

名偵探的守則

剛開始看推理小說不久,已經看了十幾本名家作品的讀者,可以看一下「名偵探的守則」。這本書諷刺了常見的本格派推理小說寫法,同時也提醒大家:那些數十年前的名作家,已經把本格派的技法玩到顛峰,後世的作家用同樣的寫法很難超越。推理小說勢必要有些變化,而讀者也不能用純本格的寫法來要求作家們。

本格派推理小說最為人詬病的,是作家精心設計的橋段,現實世界中根本不會這麼跑。越精心設計的詭計,往往脫離現實越遠。小說裡的偵探,在警察的世界裡可能會被笑死。現在科學辦案的技巧,比金田一耕助的時代進步多了,到處有監視器與行車記錄器,還有無微不至的DNA檢定。嫌犯要跟刑警鬥智?其實直接讓自己不要成為嫌犯就好了。

推理小說滿足的是讀者看到謎題出現的興奮感。就如「名偵探的守則」裡說的,那有多少讀者會認真地看書裡的所有線索,然後嘗試解謎?多數讀者只是要享受閱讀的樂趣,從累積許多線索到真相大白,腦中多巴胺會增加得到快感的人就會成為讀者。佈局製造陷阱獵殺小動物,然後在陷阱中發現小動物很快樂,原始人類的大腦必須演化出這樣的機制,人類族群才能繁衍。這套神經迴路的活化,或許也就是我們喜歡看推理小說的原因。

不過,在現實世界裡,設計「密室殺人」有意義嗎?如果在死者身上已經發現你的指紋或DNA痕跡,「密室」有個屁用,還不如紮實的不在場證明。但親朋好友的不在場證明,也不見得會被採信。或許以後要用FB直播來提供無法推翻的不在場證明吧。

一些孤島或深山絕境裡的密集連續殺人事件,在正常人類大腦裡應該不會發生。比如說,如果妳是孤島大家族的連續殺人事件裡的三姊妹,已經有兩人被殺,你不會想要趕快逃到東京躲起來,或花錢請人貼身保護自己嗎?所以,也不用怪讀者不認真解謎,讀者只是想要享樂,度過沒人邀約的夏日午後罷了。

如果你有一個沒事做的假期,推薦你看看「名偵探的守則」。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 陳豐偉,高雄人,1971年生,網路代號ROACH。1995年以描繪白色恐怖與網路世代的小說「好男好女」得到時報文學獎,並入選爾雅版年度小說。目前最大的願望是,能寫出一本又一本推理或科幻長篇小說。現在進行中的是「為了愛」
  • 在臉書追蹤,請加入「說故事的陳豐偉」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