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飽飽才能顧好腸胃

第一次來看診的病人,如果有些身體症狀(如頭痛、頭暈、胸悶、腹脹、酸痛),但對工作、生活還沒有立即、重大的影響,沒有強烈的負面、自殺意念,有時我會跟病人說,一步一步來,先搞好睡眠,有些症狀或許就會改善,就不見得需要吃太多藥物。

最近在國外醫學網站上,看到一段專題演講直接了當地說:「改善睡眠對治療腸胃問題有幫助」。演講內容提到,不止腸胃問題,最近的醫學研究發現,治療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時,改善睡眠也會有好處。甚至連肝硬化、脂肪肝患者,積極瞭解病人的睡眠史、設法改善睡眠片斷(sleep fragmentation),對肝功能也會有正面影響。

睡眠改善病情,為什麼對腸胃問題特別有用?我猜想,這或許跟巨大的「腸胃神經叢」有關。基層診所的一般腸胃問題,有50%屬於找不出確切原因的「功能性腸胃疾患」,複雜的「腸胃神經叢」的過度反應,以及主要因為壓力造成的身心症狀(如民間俗稱的「自律神經失調」),或許佔了「功能性腸胃疾患」很大比重。這時,好好睡一覺,就有可能改善某些人的腸胃失調。

現代人睡不好的比例相當大,在開發中、已開發國家,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有睡眠障礙。這可能是因為社會變遷帶來的不確定性、新型態工作的工時跟朝九晚五不一樣,擾人的簡訊、臉書與Line的訊息,讓我們很難長時間好好休息。要好好入睡,需要一小時左右的準備期,遠離壓力、遠離電子設備,讓大腦逐漸放鬆、準備入睡。這對許多人並不容易。

理論上,各內科系的醫師,都應該好好瞭解病人的睡眠史,但以台灣「快速看診」的健保制度,這很難做到。所以病人或家屬還是要有正確的認知,如果自覺有睡眠問題,應該跟醫師主動討論。

但評估睡眠好不好,有時不能直接問病人「你睡得好不好」,因為許多人睡眠片片斷斷,中間會起來好幾次,但因為睡眠時的記憶不容易保留,第二天醒來已經忘記細節。最直接的資訊來源是家人、尤其同床共寢的另一半,由此蒐集病人的睡眠狀況。醫師也可以問病人起床後的狀態,是否感覺有睡飽?是否有精神?會不會一早起來就覺得疲倦、注意力渙散、甚至容易生氣?當然,一些蒐集睡眠動態的電子儀器,也能提供一手訊息。

充足的睡眠,不止對身體健康有益,也可以提昇工作效率,減少交通事故。問題在於有些人就是壓力很大,要他放鬆、多運動、不要多想,現實上做不到,所以會有龐大的看診、拿睡眠藥物的需求。長期服用安眠、鎮靜、助眠藥物,又會衍生其他問題,也只能說,不要太害怕睡眠藥物,睡好睡飽帶來的好處,往往大於睡眠藥物可能的副作用—-至少是比每天靠喝酒入睡好。在此推薦陳俊欽醫師、賴奕菁醫師寫的「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多些對藥物的瞭解,也就能更有效率地跟醫師好好討論你的睡眠問題。

[catlist categorypage=”yes”]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看診請帶雙證件 / 快樂心靈病人很多有時需等候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李博偉醫師門診 / 未滿六歲請到醫院看診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本篇發表於 腸躁症。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