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認記憶力不好與早期失智症病人?

失智症是熱門話題,許多人會擔心自己年老怎麼辦?許多人在擔心如果自己的父母年老出現失智症狀怎麼辦?現實上,現在就有許多照顧失智症父母或配偶照顧到憂鬱、焦慮、煩躁、失眠的人在精神科看診。

失智症的治療,通常也只能延緩退化的速度,不可能逆轉、不可能恢復。我常跟失智症病人的家屬說,有一些藥物開了,是為了讓家人好照顧、讓照顧者不要崩潰,對失智症的病人本身來說不見得有意義。那為什麼我們需要早期發現失智症?

那是因為,早期發現,家人可以先心理有個底,早點做準備。再者,有少數人一開始以為是失智症,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其他身體問題(如腦瘤、內分泌問題、腦血管阻塞等等),也可以及早治療。

最早期的失智症,往往只有家人或親近的朋友能察覺出不對勁。比如說個性變得跟以前不一樣、有些最近的事情常記不住、語言能力跟理解能力變差,心情比較容易起伏。

早期的失智症,常需要區分其實是不是憂鬱症?失智症的人常變得較為淡漠、失去動力,這時會有點像憂鬱症。但另一種狀況是,病人自己也開始覺得自己有些不對勁,有時會因為有些事情無法做好感覺挫折或尷尬,會想要掩飾、或找理由不出門做什麼事情逃避挑戰,也可能因為這些早期的「失能」而更憂鬱。

最常見的失智症早期症狀是忘記家人的重要日子或節日,一直重複問一些問題,或不斷重述一些老舊的故事。談話的深度與邏輯性漸漸地變差。用詞比以前不明確、句子比以前鬆散,有時找不到過去常用的精準詞語。大腦功能退化後,會漸漸無法計劃與完成一系列較複雜、需一步一步完成的工作。然後一些日常家務事也會漸漸做得沒以前好。

在判斷是否需要帶病人就醫診斷、治療時,家屬可先釐清,這是正常的「老人記憶衰退」,還是真正失智症的前兆?有時漸進的「記憶衰退」也的確是失智症前兆之一,但如果只有「記憶衰退」,沒有其他症狀,就還不需要急著帶來看醫生。(突然、快速發生的記憶衰退,就還是得帶到醫院檢查)

單純的記憶衰退,就是只有記憶力不好,沒有其他大腦功能的缺損,沒有個性的變化、與行為能力、組織能力的衰退。最簡單的區分方法,「記憶衰退」的人會在下午想不起來早餐吃了什麼,早期失智症則是忘記自己有沒有吃早餐。「記憶衰退」的人比較會承認與面對自己的記憶力不好,如忘記錢包放在那裡,就努力地尋找。失智症患者有時就不會認知到「自己忘記錢包放在那裡」這件事情,而是直接認為自己的錢包被偷了,導致常出現懷疑媳婦或外籍照顧者偷東西的「被偷妄想」。

早期失智症的診斷,相當仰賴家屬的觀察。當一開始還難以區分是正常老化還是早期失智時,需要家屬持續、密切的觀察。如果察覺到緩緩、持續的退化跡象,就要考慮就醫診斷與治療了。

最後還是要提醒,如果你自己或你身邊的親友,正在照顧失智症的家屬,請注意自己的身體與心靈健康。多休息、多運動、家人輪流分擔照顧責任,別讓自己先倒下去。必要時,來精神科掛個號看診。能一夜好眠、不要一直負面思考,才有體力腦力撐下去。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