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發現家人常出現以下精神症狀,甚至有時伴隨自言自語、莫名害怕或情緒不穩定、奇怪的行為,就得注意了。病人受到症狀影響,可能不知道求助,需要家人協助看診,接受治療。
- 幻聽:耳朵旁邊不斷聽到其實不存在的聲音,主要是有人講話(可能一個人或很多人)。有些聲音會一直罵病人、講病人壞話、或指使病人做什麼事情。
- 幻視:看到實際上不存在的幻影,通常是人形或動物,或看起來像鬼魂。
- 被害妄想:覺得有人(或組織、神明、鬼怪)要害自己或親人。病人可能因此莫名害怕、躲在房間裡、不敢吃東西、對某些人有敵意。
- 關係妄想:覺得某些人、事好像跟自己有關(其實無關),或看電視、看報紙、聽廣播覺得在講跟自己有關的事情。有些人會覺得被跟蹤、監視、或一直覺得有人在觀察自己。
- 誇大妄想:覺得自己有很強大的能力、認識一些很有權勢的人或神明、身負什麼重要任務
各式各樣的幻覺、妄想有很多種,以上五種最常出現。持續出現這些精神症狀時,肯定是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最好是先帶到精神科請醫師評估。當症狀有些危險性時(如有聲音說「你可以飛喔」,然後病人爬到樓頂跳樓),最好要先靠藥物減輕症狀,嚴重時需考慮住院。
以下這些狀況都可能會有幻覺、妄想出現:
- 嚴重的憂鬱症
- 精神分裂症
- 躁鬱症
- 妄想症(較常見於老年人)
- 失智症
- 腦傷
- 酒癮、毒癮、突然戒酒
- 腦部或腦脊髓液的病變
- 某些逐漸惡化的身體疾病
幻覺、妄想通常來自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調。這些症狀常會讓病人做出其實他並不想做的事情,所以出現幻覺、妄想的病人,常會需要長期服藥,避免出現意外。我們可以跟病人解釋說:「這是調整大腦內分泌的藥物」,來鼓勵病人服藥。服藥一陣子後,如果症狀漸漸穩定,可再回診時跟醫師討論是否需要繼續服藥。
早期治療,可避免症狀惡化,造成無可挽回的遺憾。由於病人常會隱藏病情,家人不一定知道下一步他會做出什麼事情。唯有先借助藥物減輕症狀,才能稍稍安心。
◎案例討論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長期治療後,原有的幻聽、妄想有可能在藥物作用下漸漸減輕。但為了預防復發,通常還是會保留基本的藥量。這時,重要的是支持、鼓勵病人走向社會,所以到能談比較久的診所,由醫師給予病人正向的力量,會更有幫助。
老人妄想症:妄想症是指只有妄想,沒有幻聽、幻視,沒有明顯退化,常出現在60歲以上老人。有時新聞報導老人無故殺死老朋友,通常是因為妄想症出現了「被害」或「嫉妒」妄想。如果懷疑家人有妄想症,務必就醫治療。
躁鬱症:躁鬱症的急性期,常伴隨嚴重的誇大與被害妄想。病人可能會非常暴躁,有暴力傾向,這時得考慮住院。但如果是輕度的躁鬱症、輕微的幻聽、妄想,可直接在診所看診較方便。躁鬱症有可能在服藥數月後完全恢復正常。但如果出現第二次躁症症狀,就會建議長期服藥以免復發,對病人造成更大傷害。
憂鬱症的幻聽、妄想:伴隨憂鬱症出現的幻聽、妄想,通常較輕微,比較不會持續出現,但可能會惡化原本的憂鬱症狀。建議還是得增加治療幻覺、妄想的「抗精神病藥物」,但隨著憂鬱症狀改善,幻聽、妄想有可能在短期內消失。
失智症的幻覺:隨著年齡增加,失智症的老人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幻覺或妄想,而且越來越嚴重。這時,低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可減輕家屬照顧上的負擔,避免照顧者心力交悴撐不住。但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身體較敏感,藥物最好從低劑量開始慢慢增加,不要給醫師「要馬上好」的壓力。
腦傷、先天腦病變、智能不足:這些病人因為腦部受損,也可能出現持續或短暫的精神症狀。這時,可以考慮服藥降低症狀干擾。要注意的是:腦傷病人對藥物副作用也很敏感,也是要給醫師時間,從低劑量慢慢調藥,不要一下加太多藥物。
◎藥物會有副作用嗎?
無可避免,藥物或多或少會有副作用。不過可選擇的藥物有很多種,如果覺得第一種藥物吃不習慣,可請醫師考慮換藥。
在網路上查,每種藥物都有很嚇人的副作用。但其實,讓病人很不舒服的副作用,只出現在少數病人身上,而且可以選擇換藥。比起這些精神症狀可能帶來的危險性,多花些時間找出適合病人的藥物,才能保障病人與家人的安全。
◎如何跟有幻覺、妄想的病人相處
首先要記得:對病人來說,這些幻覺、妄想就跟真的一樣,一開始他們會以為真的有人跟他們一直碎碎念、真的有人要害他。所以,要以「同理心」去傾聽他們講這些幻覺、妄想,不要直接反駁,或指責他們被騙、無知。
如果病人談到幻覺、妄想,可以多聽他們描述症狀,了解病人受到的影響。如果病人不願意談症狀,可以多跟病人談最近的心情、對事情的感受。以同理、支持的角度跟病人接近,才不會讓病人心生抗拒,反而不利治療。
========如果您想來看診,請注意下列事項==============================
- 快樂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52-1號 (07)7686789
- 喜洋洋心靈診所:高雄市前鎮區一心一路156號1-2樓 (07)7272888
- 五甲心靈診所: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三路75號3樓(靠捷運站可搭電梯)(07)8412588
- {診所簡介}{門診時間}{醫師簡介}
- 初診請先電話預約 / 請帶雙證件 / 過動妥瑞請約潘卉郁醫師門診
- 若想看女醫師,建議掛「喜洋洋心靈診所」陳宇盈醫師、洪曉琪醫師
- 基層診所資源有限,若需要長時間深度會談請參考這些連結資源
- 本網站文章資訊來源主要是Synopsis教科書、MedScape醫療專業網站以及各種醫療期刊
- 提醒您,健保精神科診所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有時會有副作用,看診時請跟醫師討論
- 健保資源有限,您可尋求諮商、心理治療等非健保醫療,也可跟醫師討論其他醫療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