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你不知道的八個真相

(手機用戶點選右上方 可進入其他選項)

(文末還有六篇跟腸躁症相關文章的連結,值得你一一看完)

最近連續有三位病人誠懇地跟我致謝,感謝我改善他們多年來一直找不到治療方法的「腸躁症」。他們不是因為腸躁症來找我,但在腸躁症狀改善後,原本的焦慮症狀也跟著好轉。他們沒想到,竟然是在精神科看好腸躁症。[……]

Read more

發表於 腸躁症 | 在〈腸躁症:你不知道的八個真相〉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理由(聯合報)

最近有個有趣的小老鼠實驗:科學家讓實驗鼠在生命早期承受一些壓力(如:過早跟母鼠分離),然後發現,這些壓力會增進老鼠在青年期時的海馬迴神經新生作用(neurogenesis),促進「腦衍生神經滋長因子」(BDNF)的表現。這可能會讓記憶、學習、認知功能的表現變好。[……]

Read more

發表於 壓力 | 在〈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理由(聯合報)〉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家人有幻覺、妄想症狀怎麼辦?

如果你發現家人常出現以下精神症狀,甚至有時伴隨自言自語、莫名害怕或情緒不穩定、奇怪的行為,就得注意了。病人受到症狀影響,可能不知道求助,需要家人協助看診,接受治療。[……]

Read more

發表於 精神分裂症 | 在〈家人有幻覺、妄想症狀怎麼辦?〉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常常感冒嗎?也許壓力太大了(康健雜誌)

最近有一篇德國的研究指出,無論輕重,只要符合至少一種精神科診斷的病人,過去一年內發生感冒症狀的機率,比對照組多了44%。類似研究有許多篇,證實壓力、憂鬱容易造成免疫系統失調。[……]

Read more

發表於 疼痛與身體症狀 | 在〈常常感冒嗎?也許壓力太大了(康健雜誌)〉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正向思考的壓力(康健雜誌)

來精神科診間求助的病人,對親友、旁人最不能接受的話語是什麼?往往是很直接的「你怎樣怎樣就好了嘛!」[……]

Read more

發表於 心的力量 | 973 則迴響

無奈的人生,不得已的選擇(康健雜誌)

在高雄看診,偶爾會見到這樣的案例。在台北或新竹,應該是家常便飯吧。

案主通常已經成家,有社會上欣羨的工作。公司有品牌,算大企業,是優秀畢業生嚮往的目標。就算沒有年薪百萬,這也還是一份有尊嚴的工作,稱得上自我實現,常可以運用公司資源,完成對這社會有影響力的專案。[……]

Read more

發表於 壓力 | 在〈無奈的人生,不得已的選擇(康健雜誌)〉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常被講壞話的精神科(聯合報)

曾經有幼稚園老師擔憂班上的過動小孩。講,講不動。常常會去碰觸、激怒同學,讓其他家長都來抗議。已經嘗試過其他非藥物治療,但沒有成效。這類個案如果沒處理好,明年會換接手的國小老師來幼稚園抗議,小朋友上小學時已經養成壞習慣,怎麼你們幼稚園老師都沒管?[……]

Read more

發表於 藥物、生理學 | 在〈常被講壞話的精神科(聯合報)〉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小心壓力會讓耳鳴更嚴重

通常,耳鳴病人不會跑來精神科看診。不過從開診所到現在,我已經聽到超過一百位病人跟我說,他們的耳鳴症狀改善許多了。有些是跟我提到耳鳴症狀後,我特意調配經驗裡對耳鳴效果比較好的藥物。有些人則是睡飽、心情改善後,才發現耳鳴聲音變小了。[……]

Read more

發表於 疼痛與身體症狀 | 在〈小心壓力會讓耳鳴更嚴重〉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吃藥之後,別開快車

在精神科看診,幾乎所有病人都會開立抗焦慮藥物、鎮靜劑、安眠藥、抗憂鬱藥物或助眠劑。許多病人對藥物感覺矛盾,喜歡鎮靜、安眠藥物的速效,期待抗憂鬱藥物帶來的改變,但又擔心副作用。[……]

Read more

發表於 藥物、生理學 | 在〈吃藥之後,別開快車〉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比昨天好一點就好(聯合報)

台灣經濟走下坡,訓示年輕人要增強競爭力、不要抱怨政府或搞社運的文章在網路上流傳。中年人也有生涯與認同危機,原本熱門的產業突然剩下本薪,認股權失去價值。悔恨的心情出現,如果當年做了不同的選擇多好。[……]

Read more

發表於 心的力量 | 在〈比昨天好一點就好(聯合報)〉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也許,你被疼痛騙了

(手機用戶點選右上方 可進入其他選項)

憂鬱或長期壓力大的人,常伴隨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常會讓人心情不好。

最近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上有篇文章提到,「痛」與「不痛」,傳達的常常是不正確的訊息。某個研究裡,從沒抱怨背痛的成年人,做電腦斷層檢查,有39%顯示異常,6%被認為需要動手術,3%被醫師認為是緊急狀況。但這些人都不覺得痛。[……]

Read more

發表於 疼痛與身體症狀 | 在〈也許,你被疼痛騙了〉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老人敏感的身體機能(聯合報)

從前在醫院當住院醫師時,曾經有一位從未看過精神科的年老病人,突然出現莫名的失眠、焦慮和精神病症狀。老年人要考慮身體問題,所以主治醫師收住院。身體檢查做了,也照會腦神經科醫師,還是找不出原因。[……]

Read more

發表於 疼痛與身體症狀 | 在〈老人敏感的身體機能(聯合報)〉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魚油讓人類變得更聰明?(康健雜誌)

◎ 本文為康健雜誌專欄原稿

故事的開始,要從兩百萬年前,包含好幾個大湖的東非大裂谷說起。古人類學家發現,面積五百多萬平方公里的裂谷區,當時至少有三種「原人」,因為不同的採集、飲食習慣,佔據不同的生態區間,降低爭奪食物的衝突。

其中一種原人,化石旁遺留原始工具的「能人」(Homo habilis),又稱巧人,是直立人以及現代人類的遠祖。「能人」是雜食動物。他們吃肉,也吃魚。[……]

Read more

發表於 運動與營養 | 在〈魚油讓人類變得更聰明?(康健雜誌)〉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血尿人生的高度風險–在黑暗中探索的表觀遺傳學(康健雜誌)

一夜借助藥物縱情狂歡、連續七天酗酒、或一季豐收帶來的連番盛宴,有可能影響你的精子卵子,讓你的兒孫,比你鄰居好友的小孩短命?這是基因科技的顯學,估計會用掉「人類基因組計畫」100倍以上的資源(三千億美金),才能看得清楚一些。但epigenetics帶來的人生、哲學反思,將會席捲所有看得懂科普書的人。[……]

Read more

發表於 心的力量 | 1,021 則迴響

容易得心臟病的D型人格(聯合報)

D型人格在國外已經是熱門話題,但在台灣網路上能查到的資訊還不多。我來拋磚引玉一下,這值得媒體深入專題報導。[……]

Read more

發表於 自律神經失調 | 在〈容易得心臟病的D型人格(聯合報)〉中留言功能已關閉